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國家煤礦安監局昨天披露,今年1至5月,超過七成國有煤炭企業處于虧損狀態,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國有煤礦企業發生大事故的風險將加大。
披露的情況顯示,黑龍江、安徽、河北、吉林、青海等9個省區規模以上煤炭企業整體虧損。國家煤礦監察局副局長宋元明表示,這種虧損情況造成事故風險不斷加大。
宋元明:一是由于企業虧損、效益下降,有可能造成煤礦安全的投入不足,一些必要的安全設施跟不上。二是由于企業效益不好,造成企業的工資會下降,對職工隊伍會產生人心不穩定。三是1-5月份,全國煤炭產量下降1.9%,但是前10位的企業產量是增長3%,這個反映了在企業以量保價、低價促銷,造成某些礦井超能力生產,恰恰是煤礦發生大事故的風險。
煤炭企業如何走出困境?在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看來,能源之間的轉化是煤炭行業脫困值得嘗試的一個思路。
姚景源:讓煤直接轉化成電,用輸電來解決這個問題,另外也有煤轉油,原油我們57%、58%要靠進口,每年進口原油要2000億美元以上,這個技術我們在試點上基本上還是成功,轉化方面我們有很多潛力可挖。
另據國家煤礦監察局副局長宋元明透露,對國有煤礦的安全生產檢查和整頓即將展開,同時,對煤企的扶持政策也在制定中。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