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9點在廣通至大理鐵路擴能改造工程(楚雄市境內(nèi))桃園一號隧道800米處發(fā)生的塌方造成6名施工人員被困。經(jīng)過近一天的緊急救援,至16日凌晨5點30分,坍塌斜坡處直徑180毫米的生命通道已成功打通,現(xiàn)已確認塌方體內(nèi)共有4人生存,生命體征平穩(wěn)。另外兩人仍未取得聯(lián)系。天剛擦亮,晨曦打在噴漿班工人徐學才身上,他已經(jīng)換好衣服守望著洞口,聽到生命通道已經(jīng)打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被困的堂弟徐學朝是否安好。
生命通道16日5:30打通
早上10點的廣大鐵路桃園一號隧道口,救援車輛運送著物資、人員頻繁地往來其中。為安全起見,隧道口仍對外進行封閉,只允許救援人員及部分施工人員進入。徐學才戴好了安全帽再次進入隧道,這已經(jīng)是他今天第二次進隧道。隧道內(nèi)的救援情況究竟如何?春城晚報記者穿上了工作服,步行進入隧道。風機在耳旁嗡嗡作響,隧道沿線的照明燈有序地安插在道壁兩旁,途中不時能看到幾名工人沿著隧道一旁行走,而各類車輛則頻繁地來往于隧道內(nèi)。深入隧道,周圍環(huán)境開始變得悶熱,但空氣依然能保持順暢流通。距隧道700米處開始,各類救援車輛已經(jīng)將道路一側全部停滿,遠遠就能看見前方明亮的燈光和攢動的身影。從隧道口到事故現(xiàn)場,800米的道路步行需要18分鐘。
救援現(xiàn)場有序地堆放著木料及各類施工材料,并還安置了兩間移動廁所。事故現(xiàn)場坍塌的石塊已經(jīng)將隧道前方道路全部掩埋,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坡面。生命通道開掘機停在坡面中央位置,生命通道已鉆入坡面內(nèi)。
從16日凌晨1點開始,直徑180毫米的鉆機開始試鉆,并在2點時正式開鉆,同時現(xiàn)場已完成坍塌坡面混凝土噴錨作業(yè)。3點,鉆機鉆進15米。5點30分,長19.5米、直徑180毫米的生命通道成功打通,救援人員現(xiàn)場確認塌方體內(nèi)共有4人生存,生命體征平穩(wěn)。但另外兩人仍未取得聯(lián)系。“一號隧道坍體長度約為20米,坍體土方量比原來預計的500方要大,約有2000多方。”在生命通道打通后,事故救援專家組再次對坍體情況重新預算,明確了坍體范圍及長度。
接通視頻及電話,“人是好好的”
早上8點,救援人員已向被困人員遞送食物兩次。而第二條直徑180毫米生命通道也已鉆進10米,且監(jiān)控量測正常。
“拿出來,看看他們寫點哪樣?”11點,生命通道口突然被救援人員圍了個嚴絲合縫,徐學才也趕忙靠了過去。看著小紙條上歪歪斜斜的字,他激動得不知道說什么好。“人是好好的!”4名被困人員從生命通道中遞出的紙條顯示,他們目前身體狀況良好,沒有明顯受傷。隨后,為了緩解被困人員的緊張情緒,救援組在送入照明等設備后,還向洞內(nèi)送去了幾盒撲克牌。
“人還在,我們就放心了。”下午1點左右,徐學朝的兄弟徐學亮也從祿豐老家趕了過來,而此時隧道內(nèi)的救援人員正將視頻探頭慢慢接入洞內(nèi),看到了被困人員的圖像,還接通了洞內(nèi)的通話系統(tǒng)。“你們不要擔心,我們正在努力。你們有任何需要就告訴我們。”在了解完洞內(nèi)的詳細情況后,救援人員不停地和被困人員說話。徐學朝告訴救援人員,洞里的燈光和通風都比較正常。“現(xiàn)在總算是放心了,懸著的心總算暫時可以放放,相信他們一定會平安出來”。
小導洞已掘進5.1米 孤石成阻礙
坍塌坡面左側的隧道邊緣,一個頂寬1.2米,底寬1米,高度1.5米的梯形小導洞正在挖掘。10名工人從小導洞內(nèi)向坡外延伸,一堆堆石塊泥土從小導洞內(nèi)運出。搶險指揮部技術方案組組長郭昊表示,生命通道的打通能保證被困人員的生命不受威脅,目前在生命通道旁開挖的小導洞(救生通道)主要是為了盡快將被困人員從洞內(nèi)救出。
“小導洞的寬度只能保障每個班10個人進行施工。”針對小導洞的特殊位置,據(jù)郭昊介紹,目前現(xiàn)場救援的350名及備用的300名救援人員將保證施工人員及時換班,推進小導洞的開挖進度。“人員只要一疲勞就馬上進行換班,現(xiàn)在所有人員準備充分,可以連續(xù)進行工作”。
談及現(xiàn)場的救援困難,郭昊認為目前主要難題為坍塌體的孤石阻擋,為解決這一問題,救援人員正在通過風鎬破碎石頭,并進行鋼支撐加固。從目前的監(jiān)測而言,隧道內(nèi)各項指標監(jiān)控量測仍保持正常水平。
截至18時,小導洞已經(jīng)掘進5.1米。
臺風“海鷗”來襲 或影響救援
昨日上午,楚雄市及桃園村的救援現(xiàn)場分別下起了大雨。楚雄氣象局認為,今年第15號臺風“海鷗”在海南登陸后,于當日下午又開始向北部灣海面移動,并逐漸向廣西、越南北部一帶沿海靠近,往西北偏西方向移動。其“前鋒部隊”螺旋雨帶及強對流天氣,帶來的單點暴雨及雷電,很可能會對救援工作造成一定影響。“我們現(xiàn)在24小時隨時都在進行天氣監(jiān)控,保證救援隊伍對天氣變化做出提前準備。”
安全文化網(wǎng)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