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病”服役】
湖里深匯大廈的電梯年齡16歲,據物業統計,僅半年時間內,該大樓內3部電梯發生故障達106次。
“只要一個元件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導致整部電梯停運。”唐先生有豐富的電梯維保經驗,“老舊電梯頻發故障,主因是元件老化,很多老舊電梯都‘帶病’服役。”
【籌資困難】
“錢的問題解決了,一切都好辦。”但不少老樓在更換老舊電梯時,由于缺乏公維金,加上業主想法不合,籌資困難,導致更換電梯一拖再拖。
2011年,南京啟動對419臺使用年限在10年以上電梯的整治工作,而居民只需交10%的整治費用。據悉,我市目前僅對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有補貼,但對老舊電梯改造更換無相關補貼。
香江花園的一臺老舊電梯的門需用手推才能完全打開。
這個月剛過完一半,我市消防已接到18起電梯困人報警,平均每天超過1起。接連發生的電梯故障,讓電梯安全問題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新電梯尚且時有故障,更不用提老舊電梯。近日,有讀者向本報熱線968820反映說,自己所在小區的電梯已經用了將近20年了,經常出故障,樓里的很多居民都有擔憂,但又湊不齊錢來更換。記者調查發現,這種問題在一些老舊高層小區普遍存在,隨著電梯服役年齡的增長,電梯故障率也隨之升高,而資金問題,成了老舊電梯改造最主要的攔路虎。
【現狀】
居民感言“用生命搭電梯”
在香江花園大廈居住的王先生,經歷過多次“電梯驚魂”。“電梯經常出故障,有的時候,你按了34樓,它卻停在35樓,甚至還會停在兩層樓之間;有的時候,電梯上升到一半,突然停了,人被困在里面;還有的時候,電梯下降,抖動得特別厲害,感覺馬上就要掉下去一樣。”王先生說,由于故障頻發,以至于有人用“這是用生命在搭電梯啊!”來形容。
記者從香江花園物業那里了解到,香江花園有三棟30層以上的高樓,建于1994年,共有9部電梯,其中3號樓、2號樓的電梯在2012年前后進行了改造,1號樓的電梯還未改造,已經用了超過20年。
湖里深匯大廈的電梯年齡“才”16歲,但情況也好不到那里去。去年10月,物業曾貼出通知,稱電梯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原電梯制造廠商已不存在,無法購買到維修配件,如采用其他配件替代,無法保障乘梯人員的安全。樓中不少住戶都曾遭遇“電梯驚魂”。據物業統計,僅半年時間內,3部電梯發生故障達106次。
“電梯屬于特種設備,內部構造復雜,既有機械元件,又有電子元件,只要一個元件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導致整部電梯停運。”唐先生是一家電梯公司的工程師,有豐富的電梯維保經驗,他說,“老舊電梯頻發故障,主因是元件老化,很多老舊電梯都‘帶病’服役。”
【尷尬】
更新換代遭遇“籌資難”
有人說,老舊電梯故障頻發,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更新換代;疖囌靖浇娜A星大廈物業負責人說,“最關鍵的就是錢,錢的問題解決了,一切都好辦。”29層高的華星大廈共有5部電梯,1992年服役至今,小毛病不斷。就在前段時間,物業還請維保單位換了一部電梯的鋼絲繩和曳引輪,一下就花上萬元。
今年8月,華星大廈部分業主擔心電梯安全,向物業提議整體更換。8月21日,物業在樓道貼出了一張意見書,上面說,因電梯老舊,使用年限較久,經部分業主提議先籌集人民幣200萬元整,以每單位的平方數分攤計算后大約人民幣78元一平方米。通知發出后將近一個月,大廈300多戶,只有不到20戶的業主有回應,有的說同意換,有的說不同意,有的說能用先用,不行再換。如今,由于應者寥寥,更換電梯的事也被暫時擱置。
深匯大廈也計劃更換電梯,物業請人報價過,3臺電梯算上安裝土建費,預計要93萬元,不過,從今年5月開始征集意見,至今97戶業主中,只有30戶同意更換電梯。“有些業主的電話打不通,還有一些業主答應要過來處理,卻一直不見人影。”物業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華星大廈、深匯大廈等都屬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建的房子,沒有預留大的公維金。按道理,電梯的產權屬于業主,要更換電梯的話,只能由業主出錢。但涉及籌錢的問題,一旦有一些業主反對,這項工作就很難進行下去。另一方面,這些大樓都是商住兩用,人員密集,有的業主長期把房子出租,平時很少過問大樓的公共事務,這也給籌錢帶來一定阻礙。
有的業主寄希望于政府補貼,這樣的做法在外地有先例。2011年7月,南京啟動對419臺使用年限在10年以上電梯的整治工作,居民只需要交納10%的整治費用。記者從市質監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僅對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有補貼,但對老舊電梯改造更換,并無相關補貼。不過,近年來,這一問題也屢屢被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及,未來,補貼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成功案例】
業委會動員 順利更換電梯
位于蓮花的岷宮花園大廈去年下半年整體更換了兩部新電梯。這棟大廈的物業負責人說,原來的電梯是1990年左右投用的,已經老態龍鐘。2012年,主軸斷掉了,沒有通過年檢,于是,更換電梯成了必須要做的事。資金籌集由業委會牽頭,業主按照不同樓層進行分攤。“樓層最高的住戶,大約一戶要出1.9萬元,樓層越低,分攤的越少。” 物業負責人說,“在業委會的充分動員下,業主也意識到電梯安全的重要性,資金就較為順利地籌集到了。”
香江花園大廈則另辟蹊徑籌集到改造電梯的資金。“我們的業主群過于龐雜,如果一戶戶收錢的話,肯定沒那么快收上來,正好,香江花園有廣告位出租等一些公共收益,本質上是屬于業主的,我們把收益的一部分用于改造電梯。”物業負責人說,在缺乏資金的情況下,對電梯的改造只能小步前行,慢慢改善,2010年和2012年,3號樓和2號樓的電梯控制系統與按鈕面板先后進行了更換,就花了一百多萬元,這筆錢是由電梯維保公司墊付的,再由大樓公共收益慢慢償還,“現在已經差不多還清了,剩下的1號樓,我們計劃今年底對那里的電梯進行改造。”
喬康大廈和永康大廈也對電梯進行了更換,不過,過程異常艱辛。“更換過程中,甚至有反對的業主沖到物業辦公室,要堵住我們。”物業的朱主任說,“后來,經過3年,電梯總算全部更換完畢,電梯順了,房產升值了,業主的心也順了。”
【相關法規】
安全評估不過關 15年老電梯應停用
如果遲遲籌不到錢更換新梯,老舊電梯是否可以一直“帶病”服役?答案是否定的。根據《福建省電梯安全管理辦法》規定,電梯使用年限達到15年時,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委托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進行安全性能技術評估,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應當提出繼續使用、改造、修理或者更換新梯的意見。
市特種設備檢驗檢測院的工作人員介紹,如果老舊電梯在安全性能技術評估或每年定檢時,重要安全部件出現檢測不合格,會立即要求電梯使用單位停止使用,提出整改要求,只有修理或改造后,復檢合格的電梯才能使用。
今年1月正式實施的《特種設備安全法》也明確,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修理價值,或者達到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的其他報廢條件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依法履行報廢義務。
不過,這項安全性能技術評估是以電梯使用單位主動申請為主,現實中,部分電梯使用單位“賴掉”了這項評估。“一臺電梯的評估費用約五千元。”工作人員介紹,評估費用問題,是部分老舊電梯使用單位不申請評估的重要原因。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