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懸浮事故抹黑德國制造
2006-09-27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 瀏覽:
評論:
收藏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
曾被稱為“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的磁懸浮列車,22日卻在“誕生地”德國與工程車相撞,目前已造成25人死亡。此次重大傷亡事故勢必對德國“技術大國”形象產生重大影響。
乘客像炮彈一樣飛出車窗
當地警方發言人說,警方已經發現25具尸體,遇難的25位乘客中有兩名是美國人。當時磁懸浮列車里共有31名乘客,其中多數為參觀試車的游客。而工程機車里大約有5名人員。事故發生時,列車時速高達200公里。事故發生后,包括消防員在內的150多人參加了救援行動。
一名目擊者稱,當兩車相撞后,巨大的沖擊力將車上的一些乘客像炮彈一樣從磁懸浮列車前面的車窗中彈射出去,列車殘骸隨后發生兩處大火。磁懸浮列車撞上工程機車后,沿著軌道將機車推出了大約700米遠,才停了下來。當地醫院的驗尸官表示,巨大的沖撞力讓遇難者的遺體都嚴重變形,難以辨認。據悉,事故調查方面將很可能采取DNA技術來確定死亡人員的身份。
幾名生還者向調查官員講述,當時車上的大多數乘客全都擠在這輛沒有駕駛員的列車前部,通過全景式車窗觀賞外面風景。突然,大家發現了前方軌道上的維修機車。他們只能尖叫著、驚駭地眼睜睜看著自己乘坐的磁懸浮列車急速撞上工程機車。
目前,警方正在確認已經挖掘出尸體的死者身份,所有傷員現已脫離了生命危險,
這條磁懸浮試驗線路總長31.8公里,是全球最大的磁懸浮列車試驗場所。
事故可能因為調度失職
對于事故原因,德國上下的解釋出奇一致:人為而非技術。
一位調查者稱,事發之時,工程機車的停車位置應該處于調度室的視野范圍之內,然而,兩名值班人員卻因一時疏忽,自行推斷該工程車輛已經開走。假如沒有調度中心的許可,磁懸浮列車根本不可能發車。無線電通訊系統也可能出了問題。德國總理默克爾也明確表示:“迄今為止,我沒有發現這一事件跟技術有什么關系。磁懸浮列車技術是非常安全的。”
盡管各方將此事件歸于“人為”,但德國政府卻對此十分重視。聯邦交通部長蒂芬澤周六親自考察了出事地點。
德國再議磁懸浮技術
磁懸浮這項技術雖然是德國最早研發,但由于建設經費昂貴,所以德國到現在還沒有正式投入運營。
就在這次重大事故之后,德國上下對磁懸浮的爭議再度興起。磁懸浮技術的支持者們稱,磁懸浮列車不可能出軌,因為列車車身和導軌包裹在了一起,并且磁懸浮列車也沒有車輪。反對者認為,由于使用電力過多及對軌道鋪設的高精密要求會導致成本過高,而安全也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
磁懸浮列車撞車事故發生后,瑞士《新蘇黎世報》評論說,這起事故使人質疑這種先進運輸系統是否安全。奧地利《標準報》稱,德國本來是要向世界展示其科技成就,但事與愿違,這是“德國制造”走向下坡路的前兆嗎?英國媒體則質疑,如果列車要正式營運,就應該會裝上自動安全防護裝置,這樣即使遇到任何可能危害列車安全的狀況,安全系統會啟動剎停列車。德國人怎么可能犯這樣低級的錯誤。日本共同社稱,德國二戰前就“發明”出來的磁懸浮列車是德國未來出口的支柱產品,在與美國、日本的激烈出口競爭中始終保持領先,此次事故可能會給德國帶來負面影響。
這次事故對中國磁懸浮列車建設會產生什么影響呢?就這一問題,《環球時報》記者采訪了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的德國問題專家王劍南。她認為,目前,中國正在與德國進行滬杭鐵路進一步合作的討論,但是進展不是很順利。這次德國出事故,肯定會對未來中德在這方面的合作產生一定影響。共同社稱,上海磁懸浮運營公司已派人前往德國事故現場。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