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3日上午,鼠年上班的第一天,秦淮區安監局全體人員,集中學習山西省長治市安監局原局長張巨魁先進事跡。
大家認為,張巨魁二十多年如一日,默默地信守著自己諾言,為安全生產傾注全部心血和精力。留給家庭的竟是5萬多元的醫療費單據,妻子月收入只有300元的工作崗位,還有一封尚未寄出的資助困難學生的信和300元資助費。留給長治市煤炭工業的卻是:完整的市、縣、鄉、村、礦五級安全防控網絡,采煤方法改革已逾七成的煤礦體系,5萬名礦工擁有意外傷害保險的全市煤炭行業整合方案,以及連續三年杜絕10人以上重特大傷亡、杜絕各類通風瓦斯事故的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沒有對安監事業的執著熱愛,沒有耐得住清貧守得住寂寞的高尚品質,是不可能做到的。而這也正是張巨魁感人事跡背后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境界,也正是我們與英雄模范的差距之所在。
通過學習2月2日《中國安全生產報》登載內容,一個英雄人物的主體形象生動地展現在大家眼前,張巨魁感人事跡激勵著全局每一位同志。局黨支部提出學習張巨魁:一是要結合工作實際。"不下井就沒有發言權""只有對他們(煤礦工人)有了深深的愛,你才會增強責任感,才會以安全為天。"這是張巨魁生前說的話。搞安全就是要深入工礦商貿企業一線,了解安全生產狀況,才能抓住問題,提出正確監管意見。二是要結合崗位特點。學習張巨魁嚴謹求實、崇尚科學的優良作風和業務扎實的精神風貌。認真鉆研業務,做一位專家型的安監干部。三是要結合區情。秦淮是老城區,沒有什么礦山,安監干部不可能象張巨魁那樣有機會下井,但應對人員密集型場所、危化品、燃氣、建筑、重大危險源等方面的事故隱患,進行認真排查,將隱患的整改治理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