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三清山風景名勝區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7個世界自然遺產地,填補了我省世界自然遺產地的空白。三清山的成功申遺是國人的榮耀,也是上饒每一位市民的榮耀。在三年多的申遺路上,社會各界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上饒供電公司作為電力先行官,更是全力以赴。
“申遺意義重大,我們一定要全力以赴”
省電力公司副總經理熊家森在視察三清山分公司客戶服務中心、南山35KV變電站、三清山展示中心、三清山南山索道、引漿村臺區改造等現場時,對上饒供電公司陪同人員說:“三清山申遺,不僅是上饒人民的事,也是全國人民的事,其意義重大,我們一定要全力以赴。”
為配合三清山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的順利進行,努力把三清山打造成“天下第一仙峰,世上無雙福地”之譽的世界名山,在省、市申遺辦的直接領導下,省電力公司及所屬的上饒供電公司積極參與三清山申遺工作。為了確保這項工作的順利進行,省電力公司成立了以熊家森副總經理為組長的領導小組,上饒供電公司也成立了相應的領導小組。省電力公司生技部主任李政、副主任楊堅、上饒供電公司總經理祝鉑渝、副總經理李新國等省、市領導曾多次親臨現場制定方案、現場辦公、督促檢查指導工作,為使申遺電網改造工程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能按時保質地完成起了重要作用。
為搶時搶進度,上饒供電公司組織了多個施工隊伍同時進場、同時開工,人數最多時有六個施工隊伍、300余名施工人員在多個施工地點同時施工,施工場面非常壯觀。參與施工的人員,雖然環境惡劣,條件差,但他們中沒有一個畏難退縮,因為在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為三清山申遺出一份自己的力,再苦再累也值。”
“申遺過程中,供電部門投入最大,付出最多”
三清山管委會集團公司黨委書記徐澤民動情地說:“在申遺過程中,供電部門投入最大,付出最多,正是因為他們的鼎力相助使我們申遺很順利。”
為配合三清山申遺,供電部門一方面對可視范圍的電纜進行下地,電力桿塔刷漆偽裝,臺區整改等,爭分奪秒抓緊對電網改造工程的施工。據不完全統計,在三清山申遺電網改造工程過程中,供電部門共計拆除10KV線路鐵塔3基、10KV砼桿15基,35KV砼桿2基,偽裝桿塔420基;拆除10KV導線2000余米、35KV導線300余米,偽裝高低壓電纜560米;新增公用變壓器3臺,遷移公用變2臺,偽裝公變3臺,新建10kV電纜1700余米,新建0.4kV電纜8000余米,新安裝10KV分線箱3臺,低壓分線箱56只,新敷設低壓輔導線約10000 余米,累計投入各項費用1400余萬元。另一方面,為保障三清山申報世界自然遺產電力安全平穩供應,保三清山景區可靠供電,穩定玉山北部電網電壓,先后投入630多萬元對35KV 金沙變、南山變進行擴建,不僅如此,還計劃投入3600多萬元新建110KV三清山輸變電工程,屆時,將進一步理順三清山風景名勝區的供電秩序并大大緩解了三清山景區及周邊鄉村的供電矛盾,為景區的進一步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他們總是有求必應。”
三清山賓館負責人無不感激地說:“為響應把三清山打造成‘無煙山’的號召,供電部門不辭辛苦,幫我們改造電熱鍋爐,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他們總是有求必應。”
三清山申遺涉及到方方面面,賓館的環保也是其中之一。按照《世界遺產公約》和《保護規劃》的有關規定,杜絕景區“城市化”、“人工化”、“商業化”現象出現。景區發展必須堅持“保護第一”,決不能突破《保護管理條例》的紅線。為此,上饒市政府提出了“山上游,山下住;景區游,城里住”的管理目標。一方面,政府部門強制撤除一些影響景區生態環境的賓館、酒店、攤點,并恢復原生態,另一方面,對現有山上賓館進行“無煙化”改造。而這一重擔就落到了供電部門身上。
為了三清山申遺,供電部門責無旁貸。供電部門一方面大力推廣電力蓄能技術,建議和幫助風景區賓館等各種需要熱水和蒸汽的場所,改裝使用電熱鍋爐,減少了因燒煤燒柴等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另一方面,投資2700多萬元改造三清山電網,使景區真正用上潔凈、綠色的能源。
“為了申遺,我們絞盡腦汁,不放過任何一個瑕疵”
三清山分公司原副經理方希京在我們采訪他時激動地說:“三清山申遺期間,我正在三清山分公司,我是全程參與了三清山申遺電網改造工程。為了申遺,我們絞盡腦汁,不放過任何一個瑕疵。”
為了使樹立在高山低谷處的桿塔與大山融為一體,電力員工們想了很多辦法,最后想到了把桿塔漆成綠色,使之與青山綠樹一色,很是協調。為了使可視范圍內的電纜從視線中“消失”,供電員工采取能下地的下地,實在不能下地的就采取用毛竹片或棕片覆蓋或包裹,使之從外觀上看就如一根毛竹或樹根,不提醒還真看不出來那是一根電纜。低壓分線箱也不例外,被包裝成“松樹箱”,與周邊的松樹林渾然一色。
有的桿塔或電纜在海拔1200多米的懸崖削壁上,為了不放過這些“瑕疵”,他們就冒著生命危險爬上懸崖削壁為它們進行改造和偽裝。南山35KV變電站圍墻及主控樓頂的琉璃瓦也進行了更換,樓頂和圍墻進行了墻體協調色的處理,使其與三清山渾然一體。
“沖鋒號吹響時,我們員工始終沖在最前方”
三清山分公司原經理姜堅無不自豪地說:“沖鋒號吹響時,我們的員工始終沖在最前方。”在三清山申報世界自然遺產進入沖刺階段,供電部門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做好IUCN專家現場考察期間的保供電工作。
在這之前,供電部門克服量大、點多、面廣、要求高、時間緊、施工難度大等困難,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三清山申報世界自然遺產電力設施的整治工作。改造過程中,面對全山星羅棋布的施工現場,面對安全意識參差不齊的眾多施工人員,面對頻繁調整的整治方案,供電部門不得不考慮如何合理安排好停電和供電可靠性的矛盾,如何掌控好施工進度和安全生產的矛盾,如何解決好施工土建和環境破壞及與村民利益之間的矛盾,如何協調好專線大用戶自行整治和規范要求的矛盾,所有這些都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和相當的智慧以及足夠的耐心。經過近一年的整治,供電部門全面完成了三清山景區的電力設施的改造或偽裝,為三清山申遺打好了前哨戰。
在IUCN專家現場考察之前的一個多月時間里,在工期極度緊張人手捉襟見肘的情況下,供電部門還組織了多支施工隊伍大批人員同時進駐同時施工,對所有10KV線路和涉及“申遺”專家實地考察需保供電的臺區設備及低壓線路(包括進戶線)進行了兩次全面砍青、更換和維護,確保萬元一失。在IUCN專家現場考察期間,供電部門制訂了詳細的保供電方案和事故預案,并根據“申遺”辦迎檢工作方案,成立保供電領導小組和搶修小組,二十四小時跟隨值班。同時抽調生產骨干組成“青年突擊隊”,對考察組駐地、沿線村鎮進行重點巡視,確保供電。事實證明,供電部門圓滿完成了三清山景區的電力設施的整治和IUCN專家三清山實地考察期間保供電工作,為三清山的成功申遺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