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完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對于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有著重要意義,大隊領導對此高度重視,成立了由縣公安局副局長、交警大隊大隊長魏國強任組長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將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結合本地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基礎和條件脆弱、農民出行難、出行不安全等實際情況,建立健全農村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報送、事故通報、工作報告等制度,定期分析形勢、研究對策、部署工作,對農村地區道路交通安全環境實行綜合治理。同時,基層中隊通過加強與農村公安派出所的協調配合,共同夯實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基礎。
二、加大整治,排除隱患,改善農村道路交通條件。臨近年關,為了讓群眾過一個安全年、祥和年,大隊全體民警時刻緊繃安全弦,加強與農業、安監等部門的聯系,抓好對轄區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對農村地區道路,特別是縣、鄉道路上的事故多發路段,通行客運車輛的三級以下山區公路進行全面排查,逐條路線建立臺賬,逐個路段制定整治方案,分級落實整改責任。重點對急彎、陡坡、窄路、臨水、臨崖、橋梁及長下坡等危險路段進行排查整治,有針對性地增設安全警示標志、護欄、隔離墩等安全設施;在學校、集市等人流較多的路段,設置了減速、限速、注意行人等交通標志、標線和設施;對不能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施工路段,實行堅決封閉,情況特殊不能封閉的,會同交通部門制定應急安全措施。尤其是在安排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時,除落實安全生產“三同時”制度外,同步考慮公路安保設施建設,設置好與道路等級相匹配的標志標線和安全防護設施。
三、強化執法,嚴抓嚴管,開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為了開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執法行動,大隊保持與農業、交通、安監、建設等部門的密切聯系和協調配合,建立起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管理規范的校車長效管理機制,嚴厲查處運送學生車輛嚴重超員違法行為,堅決打擊“黑校車”非法營運。集中整治低速載貨汽車、三輪汽車、拖拉機以及自卸貨車違法載人,駕駛摩托車不戴頭盔、超員載客,貨車超載、人貨混裝,客車超員、超速行駛,無證、酒后駕駛、無牌無證及報廢車輛上路行駛等嚴重違法行為,加大農村交通秩序現場監管和巡查力度,對事故多發路段進行監控,確保機動車輛按規定時速行駛,堅決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
四、深入調研,加強宣傳,提高農民群眾交通安全意識。大隊與交通運輸、安監等部門聯合開展了農村地區農民群眾安全出行問題的調查研究,掌握農民群眾的出行需求和出行現狀,專題研究解決農民群眾出行難問題的措施和對策,制定出分階段解決農民群眾出行難的意見。同時,大隊與宣傳、教育、農業等部門共同開展安全宣傳活動,采取組建交通安全宣傳隊、展示交通事故案例、放映宣傳教育片等多種形式,深入公路沿線村莊和集市,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切實增強農民群眾的自我保護和防范意識。針對本地農村道路交通事故特點和規律,結合典型案例,組織制作貼近農民生活的交通安全宣傳片、宣傳掛圖,并廣泛播放和張貼;指導鄉鎮政府和村民組織設置完善鄉村交通安全宣傳櫥窗、提示牌、墻體標語等設施,及時更新宣傳內容;充分利用農村廣播、農村有線電視,廣泛傳播交通安全常識;教育農民群眾提高對公路交通安全設施的保護意識,對毀壞道路交通安全設施以及危害交通安全的違法行為加大打擊力度。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