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干、能受是一個誤區,越出苦力效率越低。隨著煤礦機械化程度的提高,沒技術不學習就沒有生存余地。”記者面前的王元良言辭懇切、樸實。已經在煤海摸爬滾打了25個春秋的他,憑著鍥而不舍的學習和不斷的創新實踐,他積累了豐富的安全管理經驗和專業知識,并從一個放頂工,逐步走上了班長、隊長、區長的管理崗位,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采煤專家”。
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利用業余時間自學了《采煤工藝》、《煤礦機械》、《礦山壓力》等20多本煤礦專業書籍,并于去年9月取得了河北工程大學頒發的采煤大專畢業證書,不久又通過自學考入了河北工程大學本科班,為干好本職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王元良將所學知識廣泛應用于生產過程,并在不斷的運用中摸索和總結經驗,先后成功進行技術革新42項,開展小發明、小竅門584次,榮獲集團公司以上科技成果獎3次,放頂煤開采技術獲得邯鄲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成了全礦有名的“技術大拿”,為建設學新型區隊,他以學習專業知識技能為重要評判依據,獨創了區隊競爭上崗制,將職工崗位劃分為A、B、C三個級別。實行“343”對等獎罰月輪換制,“每月25號競選,職工憑技能分、考試成績競崗,每月的量化表現作為年終評選優秀礦工的依據。”,將業績靠前的30%職工給予獎勵,處罰業績靠后30%的職工,處于中間部分的40%職工不獎不罰,職工不參與競爭,只得80%的工資。這種方法不僅遏制了煤礦部分職工“挑肥揀瘦”的惡習,還很好地調動和引導職工學習技術的積極性,穩定了隊伍,形成了良性循環,被干部職工稱之為“元良工作法” 。
曾有朋友勸王元良跟自己一起開鐵礦,并許諾“不用出一分錢,每年分紅100萬”,但王元良不為所動。他認真地說:“干一行得愛一行。我的技術是在礦山練就的,我的成長是汲取礦山的營養,我的進步是礦領導培養的。我既然踏入煤礦行業,就要好好干,但決不給領導丟人。”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