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4歲的呂昆,現任淮北礦業工程建設公司朱仙莊礦建項目部井巷三隊副隊長。這位來自安徽宿州永安的農村小伙子,在10年的煤礦職業生涯中,從一名“三違”人員成長為井巷一線優秀班隊長,實現了人生的三級跳,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只有不到位的管理,沒有抓不好的安全”。
1993年初中剛畢業的他,志愿到工程公司當上了一名煤礦工人,從此便與這片煤海結下了不解之緣。剛到單位上班時,呂昆正是20出頭血氣方剛的壯小伙,他個子不是太高,但體質好、力氣大,干活既踏實又肯出力,班里的工友們都喜歡他。一有時間,工友們就教他打炮眼,裝錨桿(錨索),架棚梁,他聽得認真,記得牢固,勤于動手,總是干完這樣,又忙那樣,工友們叫他休息一會兒,他說:“我不累,我力氣大,又年輕,多干點活怕啥。我在干的時候你們多給我指點就行了。”哪怕他累得滿頭大汗,卻依然干勁十足。見他干得很認真,師傅們就毫不保留地把掘進班中各工種技術教給了他,呂坤飛快的進步并快樂的工作著。
但2007年3月份的一天,呂坤在井下工作時卻因一時疏忽大意,給他的人生留下了一段灰色的記憶。當時,他所在的班在朱仙莊礦南二水平Ⅱ3總回風平巷施工,由于夜班出勤人員較少,滿足不了生產現場的需要,呂坤在迎頭打炮眼結束以后,主動到后勤當起了把勾工,卻忘記了把鉤工屬特殊工種,要經過專門培訓有證件才能上崗。正當呂坤干的興致勃勃時,被反三違人員抓個正著。于是,呂坤被送進了“三違”學習班學習,既丟了面子,又被罰了票子,家屬一氣之下帶孩子回了娘家。之后的一段時間,呂坤見人和工作時總有些打不起精神,他認為自己是好心干好事,不應該受處罰,這個愛面子的小伙子思想上有了自己解不開的疙瘩。項目部及時把呂坤當作三違重點幫扶對象進行幫教,并上報公司關工委請求幫助。公司關工委在了解了呂坤的真實情況后,一人一策專門制訂了幫教措施,從談心到家訪,從座談到演講,從案例到必知必會,通過各種活動一步步不斷把呂坤對三違可能帶來危害的思考引向深入,鼓勵幫助呂坤正確對待批評教育,深刻認識三違之害,有錯必改就是進步,安全生產才是光榮。經過公司關工委悉心周到的幫教,呂坤思想上的疙瘩逐步解開,工作上的熱情日益顯現,安全生產的責任心與日俱增。幾個月之后,呂坤在向公司關工委匯報思想動態時,已敢于自信而堅定的向工友公開承諾:不安全堅決不生產,請大家向我看齊。
呂昆是這樣保證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以后的工作中,他時常把那次事件當作案例講給他的同事聽,并時刻告誡他們一定不能違章蠻干。由于他工作上吃苦耐勞,安全上嚴格要求自己,很快被提升為井巷二隊的小班班長。2009年4月份,他帶班修復朱仙莊礦‖5回風大巷,該班職工杜滿意,與呂昆是故交也是同鄉,吃住在一個宿舍,工作在一個班組,形影不離,沒事“整兩盅”成了兩人下了班嘮家常的“由頭”。按情理說,這樣的關系工作中有點什么還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在呂昆這里就是過不去!5月的一個中班,杜滿意負責把勾,鉤頭掛好后,還沒有撤出軌道外,他就忙吹哨子喊走勾,呂昆看到后及時予以制止,為了教育本人,警示他人,杜滿意被按自主“三違”處理,并扣除了當班工分。一次,在修復二水平北大巷交叉點時,不少人因承受不了大斷面登高作業、頂板巖石破碎、接頂困難等困難,紛紛請假休班,遇到這些人,呂昆總是勸他們:“有危險有困難是實際情況,只要我們措施得當,按章作業,大家互相關照,這個難關一定能安全的闖過去。我們要有大局意識,項目部是我們的家,我們要為這個家著想。”在他的勸說帶動下,不少工友紛紛返回工作崗位。架棚時,有時要處理2米多高的掉頂,雖說已經做好了安全防范工作,但矸石脫落的頂板像個老虎嘴,還是讓人感到有所畏懼。每當這時,大家常常會聽到呂昆說:“我來干吧!”在大家的協助下,他會迅速地爬上腳手架,選好安全點,鉆進空頂處,只身虎口作業。呂昆目光犀利的盯緊頂板,隨著浮矸在他鋼釬的揮舞下紛紛掉落,頂板的危險源被一一排除,他又接鋼梁續道木腰背板接頂,直至不再有危險他才安排其他工友進入空頂區作業。從井下升到地面,工友翹起大拇指對呂昆說:“呂班長,你真行!這樣的活,你一點都不害怕。”呂昆嘿嘿一笑:“只要措施周全,現場安全工作做實了,再保持高度警惕,安全上不會出問題的。再說,不能因為這個困難影響了咱隊的工作,甚至影響了項目部的生產。”
由于安全生產成績突出,2009年11月份,呂昆被提拔為井巷三隊的副隊長,職位變了,他對安全生產的管理也更嚴了。該隊在朱仙莊礦二水平軌道大巷施工,地質條件較差,迎頭頂板破碎,措施要求在臨時支護階段,要使用不少于4架液壓支柱戴帽護頂,有人圖省事提議:“放不放液壓支柱無所謂,反正也不會有什么大影響。”呂昆嚴肅地說:“干活就得講責任,干活就得干到位,干活必須干安全的活,這樣的地質條件,巖石變化大,突然冒頂了怎么辦?”他的話雖短,落在大家心上的份量卻很重,再看到他總是親自一絲不茍的把四個液壓支柱支好穩牢頂住,再也沒有一個人敢再提圖省事的話了。與新工人說起呂坤,不少人都希望跟呂昆一塊干活。他們說:“和呂隊長一起干活,從來都是不慌不忙的。干起活來不但講安全、講效率,而且工程質量還好。”在他的引導下,大家都學會了干活前先仔細安全確認,排除危險源再干活。工人們還特別喜歡聽呂昆在井下的嘮叨:“鉤頭要掛到位,防止滑落。“人離迎頭要遠一點,防止山墻滑矸碰傷。”“鉤頭馬凳要擰緊,差一個絲可就算三違了。”“推車的時候站在軌道外面。”“風鎬的風帶扎緊后要用鐵絲連上,防止風大脫落甩傷人。”等等。在呂昆的管理帶動下,這個隊已實現安全生產1000多天,成為項目部的標桿隊。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蘭考縣委副書記檢查黃河防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