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縣政府部署,全縣石材荒料運輸車綜合治理工作集中治理階段已于10月下旬圓滿結束,期間,各成員單位加強協作、齊抓共管,累計移交拆解報廢車9臺,更新石材荒料運輸車500余臺,基本達到了整治目的。為防止報廢機動車從事石材荒料運輸現象反彈,確保轄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交警五蓮大隊近期采取措施,保持治理熱情不減、高壓態勢不減,并逐步探索建立石材荒料運輸車管理長效機制。
一是暗訪摸底調查。針對集中整治過后,個別駕駛人利用打時間差、改變路線等方式躲避檢查的問題,大隊于10月27日組織四個暗訪組,駕便車著便衣對街頭和王世疃區域進行了24小時暗訪。從暗訪的情況看,除有一輛報廢車從代吉子村礦區拉料石到自家外,沒有發現一輛報廢車從事石材荒料運輸。
二是明確工作重點。為保證整治成果,確保不發生整治后的反彈現象發生,大隊成立了四個治理小組,24小時輪流值勤,對街頭和王世疃區域進行巡邏管控,重點查處改裝車輛和無牌行駛交通違法行為。按照法律規定對于改裝車輛給予罰款500元的處罰,對無牌行駛的車輛給予200元的處罰,并督促其盡快辦理相關法律手續。
三是實行舉報制度。由于警力所限,在綜合治理階段結束后,很難實現所有礦區道路的全覆蓋,因此,大隊將石材荒料運輸車列入有獎舉報范圍,在街頭和王世疃區域的醒目位置安裝了四塊大型舉報提示牌,便于群眾積極參與舉報工作。大隊一旦受到舉報信息,立即指派巡邏民警查處,該扣車的扣車,該報廢的報廢,引起了強烈反響。不僅普通群眾積極參與,更換新車的車主或駕駛人也積極參與其中,進一步壓縮了報廢石材荒料運輸車的存在空間。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