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甘愿把把青春和滿腔的熱情以及個人的悲歡苦樂都融進了治黃事業的人;這是一位剛強勇敢、無私奉獻,對事業無限的熱愛和追求的人——蘭考河務優秀退伍軍人朱敬海。
朱敬海,1996年入伍,1998年退役,2000年3月被分配到蘭考河務局,擔任挖掘機操作手。由于生長在農村,并在部隊服役期培養和練就了甘于奉獻和吃苦耐勞的品質。工作中,他一直保持著軍人的品質和作風,認真鉆研挖掘機技術,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2007年調水調沙期間,作為挖掘機操作手的朱敬海由于有著過硬的大型機械搶險技術,和他的老修防工父親,被一同安排到蔡集控導工程上,6月25日,天氣悶熱,溫度高達38攝氏度,身體動一動就要出一身的汗, 然而在這悶熱潮濕的黃河灘,駐守在調水調沙一線工地人員頂烈日、冒酷暑堅守在黃河岸邊,確保調水調沙的安全運行。也就在這調水調沙關鍵時刻,挖掘機操作手朱敬海家中傳來了父親在去上班的途中因患腦血管堵塞暈倒在路上住院的消息,并要他趕快回去護理。此時,正在蔡集工地負責倒石、調石工作的他看到工地緊張忙碌的場面,不露聲色的將此事給“回避”了,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為了調水調沙,這個堅強的熱血男兒選擇了留下,作為兒子不能回家照顧父親,這位鐵骨錚錚的男子漢流下了眼淚。也就是在父親住院的第五天,他趁去蘭考縣城拿挖掘機配機的空隙,順路到醫院看望了父親。來到病房,他看到躺在病床上的父親說:“爸爸,我實在沒時間來侍候您……。”父親打斷他的話說:“孩子,你不用擔心,這里有你媽和醫生照顧就行了。”面對病床上的父親,他雙眼充滿不知是理解還是愧疚的淚水,還能說些什么,他知道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以加倍的努力工作來回報父親,他強壓著在眼圈里打轉的淚水,隨即就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后,該局接到上級調用第二機搶險隊搶險設備及隊員的明傳電報。當得知搶險隊要去四川抗震救災時朱敬海主動請纓,朱敬海告別父母妻兒,深夜隨隊出發,于20日凌晨抵達安縣,全程行駛1400公里,歷時29小時。在抗震救災一線,當看到身邊的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冒著生命危險,全力以赴救助災區群眾,朱敬海內心受到了巨大的震動,感覺自己的靈魂得到了一次崇高的洗禮,提出了入黨申請,強烈要求在抗震搶險一線“火線”入黨。在搶險救災工作中,為不斷加快施工進度,人停機不停,他堅持要求上機操作時間最長,主動要求多干些工作,只想多為災區人民做點貢獻。為了能為災區多出一份力,他主動放棄領導安排的換班回家的機會,表示要與災區人民同在,堅持到最后一刻,盡最大努力為災區多貢獻自己一份力量。在四川災區的20個日日夜夜里,他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和搶險隊員們一道,冒著余震不斷、山體滑坡的危險,戰勝了有糧無床、有床無水的困難,克服了蚊叮蟲咬、酷暑炎熱的環境,圓滿完成了上級交給的抗震搶險任務。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些年來,朱敬海用辛勤的汗水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為單位創造了效益,受到大家的贊揚,先后獲得了“黃河防汛工作先進個人” 、“優秀退伍軍人” 、“防汛搶險技能競賽第一名”好成績,在參加“5.12”大地震抗震救災工作中,被黃河水利委員會授予了“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在河南黃河河務局防汛搶險技能競賽中,榮獲挖掘機配合自卸車裝拋鉛絲籠項目集體三等獎。面對困難他沒有退縮,面對獎勵和成績他沒有停步,依然辛勤耕耘在自己的崗位上,書寫著自己無悔的青春,用心打造蘭考河務局治黃事業的新天地。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