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并整改安全隱患,是職責范圍內的事,我認為不該獎勵。”
“獎勵不反對,但就這么小小的一個改進,獎勵300元是否有點多?”
9月初,洛陽電務段駝峰車間在車間網頁上公布了8月份考核通報,職工們對車間獎勵事項一時熱議紛紛。
原來,該車間洛陽東動力工區賈長生在雨后檢查設備時,發現管內車輛減速器表示電纜對地絕緣普遍下降,隨時都可能引發設備故障。賈長生經過認真調查分析,提出將電纜盒接線管由底部安裝改為側面接入,經過多次雨后試驗復查,箱盒進水進潮的問題徹底得以解決。他也因此受到了車間300元的獎勵。
在安全大檢查僅僅開展1個多月的時間里,這已是該車間第4次對發現設備隱患的人員給予獎勵。這在車間職工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在以前,該車間習慣于在故障發生之后,調查分析原因,召開會議進行反思,總結教訓改進工作。這種打“馬后炮”的做法,導致補救工作跟著故障走,工作沒少干,事故隱患沒少出,車間上下疲于應付,安全工作非常被動。為改變這一不利局面,這個車間決定從強化責任入手,嚴格落實崗位責任制,重獎工作中發現安全隱患的有功人員。
針對職工們對獎勵產生的異議,該車間圍繞“責任與利益”這一話題,在職工中開展了大討論,引導職工們樹立正確的功過觀。車間還充分利用辦公網頁開辟了“安全立功臺”及“警示崗”兩個專欄,一方面大力宣傳職工挖隱患、防故障的典型事例,另一方面對該發現而未發現的隱患給予曝光。為提高職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車間還專門舉辦了學習班,促使職工不僅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更要手握一支“如意金箍棒”。
獎勵措施及榜樣帶動的有效發揮,促使職工們把安全工作的著力點和重心前移,在尋找故障源頭上狠下工夫,日常設備檢修預想、嚴查、再復查,生怕漏掉一處隱患。談起安全大檢查以來,車間職工深挖細挖安全隱患,人人爭當安全功臣蔚然成風的現象,車間主任張虎這樣說:“我們就是要讓職工們,樹立起安全就是效益的觀念,挖掘隱患背后的隱患。”
據了解,安全大檢查活動開展以來,這個車間發現并處理設備嚴重隱患5件,消滅設備缺點83件,接連實現了2個月“零故障”的安全成績。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