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于都轄區農村短途客運車輛無證駕駛、超座、超速等交通違法活動頻頻出現,治理整頓出現反彈現象,成為農村尤其是一些偏遠山區交通秩序管理的一大“瓶頸“,影響了農村地區交通的和諧與穩定。于都大隊依托前期管理基礎,集中精干力量,重拳打擊農村短途客運車輛交通違法現象。
一、 宣傳先行,滲透安全意識。
一是結合交通安全宣傳“五進”工作,注重宣傳實效,改革交通安全宣傳模式,強調宣傳對象的針對性、內容的實用性、方式的多樣性,使交通治安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煥發出新的活力;二是將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納入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普法教育的內容,借助各種宣傳媒介,通過開展交通安全進村入戶等活動,提高廣大農村群眾交通安全的自覺意識的宣傳效果;三是借助社會和媒體力量,在國省道沿線建立公益廣告主渠道,根據交通肇事案件等情況,從反面加以教育和引導,在輿論上形成維護交通安全人人有責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 規劃調控,完善市場管理。
一是從優先規劃農村道路交通考慮,嚴格執行客運安全運營規范,并從交通運輸政策上引導農村客運向規模化方向發展,以長遠保障農村客運交通安全。二是加大農村道路設施建設。針對農村道路等級低、設計不合理、養護不及時等狀況,有針對性地增加農村路網密度,增強農村道路的輔助設施功能。三是優化農村交通工具結構。繼續強化市場準入,堅決取締拼裝車輛,并予以調節控制逐步削減。
三、源頭管控,遏制安全隱患。
一是對轄區道路內的交通設施作全面檢查,查漏補缺,特別是在車流量大、道路情況復雜的村莊、彎道、交叉路口地段,增設和規范各種警示、禁令和標志,在事故多發地段噴涂大型警示標語,提醒廣大司機謹慎駕駛。二是對路旁邊有礙視線的違法建筑、樹木,進行拆除,確保路面行車司機的視線,保證行車的安全暢通 。三是加強對牌證的管理,切實提高駕駛員培訓質量,嚴把駕駛證考試、考核關。
四、 科技投入,改進勤務模式。
一是牢固樹立科技意識,充分把握科學技術在農村交通治安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大道路交通管理的科技投入,加快先進科學技術、設施裝備和管理手段的開發與應用。二是加快小城鎮道路交通網絡化建設,提高農村交通治安管理的科技含量和為民服務的本領。三是進一步改革勤務管理模式,實行機動巡查、攝像糾違等勤務方式,努力實行對農村道路交通治安狀況的及時控制。
五、理順體制,密編管理網絡。一是針對農村機動車交通安全管理涉及工作體制、法律建設的許多方面的問題,理順農村客運車輛安全管理體制,充分發揮基層勤務中隊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積極性;二是在警力配置方面,有效整合警務資源,發揮一警多能、綜合執法的優勢。三是在農村派出所內進一步充實農村交通警務力量,形成嚴密的交通治安防控網絡,從根本上改變農村客運交通混亂局面。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正安縣安監局召開民主生活會通報會
下一篇:正安縣安監局召開黨支部組織生活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