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安全”--重慶來福士項目鋼構安全衛士
2018-06-27
作者:王洋
| 瀏覽:
評論:
收藏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詹巴斗曾做過一項試驗:將兩輛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車停放在雜亂街區,一輛車窗打開且車牌被拆掉,另一輛車封閉如常。結果三天之內打開車窗的那輛車被破壞的面目全非,另一輛車則完好無損。后來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詹巴斗曾做過一項試驗:將兩輛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車停放在雜亂街區,一輛車窗打開且車牌被拆掉,另一輛車封閉如常。結果三天之內打開車窗的那輛車被破壞的面目全非,另一輛車則完好無損。后來,詹巴斗又把這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車上所有的窗戶在一天時間都被打破,車內東西全部丟失。
以此試驗為基礎,美國政治學家威爾遜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論”,即如果有人打壞了建筑物的一扇玻璃,打碎玻璃者未受到懲罰,而這扇玻璃又未得到及時的修理,別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玻璃,最終造成千瘡百孔的局面。同樣,安全管理的優劣,直接影響操作者的心里。從以往發生的事故來看,有不少事故是違章操作引起的,按照“破窗理論”來分析,開始有人違章操作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沒及時進行制止和安全教育,致使更多的人進行違章作業,最終導致事故的發生。
“安全”用來監督別人,更需要從自身注意。在我們的生產過程中,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樣的現象,別人在違章指揮、違章操作時,我們很容易看到,也會給他們善意的提醒和警告。但自己遇到類似的情況時,卻往往憑經驗,抱著僥幸和麻痹的心理:“以前這么做沒事,這次肯定也沒事”;“哪有這么巧的事情偏偏讓我趕上”;而事故往往就是在這樣對自己“寬容放膽”的心態下發生的。有句話說得好:“僥幸一陣子,后悔一輩子”,生產過程中任何的麻痹大意、粗心疏忽,將給我們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甚至是一輩子的痛苦。
然而,建筑行業有個通病,往往在搶工期間,為了盡快完成施工節點,忽視安全,此時也是最容易出事的時候。殊不知安全才是效益的保障,一旦出現安全事故,一切等于零。 “安全責任重于泰山”,任何一個細節上的疏忽,都可能造成財產損失,生命受到傷害。即使國家的財產損失,猶可亡羊補牢,但對于那些不能復蘇的生命,對于那些死亡者親人所遭受到無法彌補的身心創傷,我們又何以自處?這難道不足以讓我們反思嗎?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安全工作做不得表面功夫,更要不得表面功夫,我們要從細節入手,要從責任入手,不放過任何一絲安全隱患,拒絕一切違章作業,時刻堅守安全底線。只有人人都不去打破“玻璃”,人人都爭做“玻璃”的守衛者,安全的這扇窗戶才能更加明亮更結實。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