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定平
據地震專家介紹,災后“72小時”是救援的黃金時期,72小時之后,地震廢墟中掩埋的幸存者的生還率將隨著時間的消逝而大大降低。但正如抗震救災總指揮溫家寶總理所言,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目前,抗震救災關鍵的這72小時雖然已經過去, 但對災區人民生命的大營救仍在緊張有序地進行。
汶川地震,牽動了中央的心。在地震發生后,胡錦濤總書記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盡快搶救傷員,保證災區人民生命安全。溫家寶總理也當天趕到災區,至今仍在第一線指揮救災工作。而武警官兵、消防、醫護人員等各路救援人員,更是排除道路阻斷、大型救災設備難以運達等種種困難,通過各種方式迅速趕赴災區。他們攀危樓,鉆廢墟,冒著再次余震的威脅,竭盡全力營救著每一個可能生還的生命。根據最新報道,各路救援人員14日已從四川地震災區救出傷員18277人,使救出傷員的總數達到的64725人。
72小時的奮力營救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但接下來的救援行動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和考驗。
首先,這種挑戰和考驗體現在體力上。第一批率先投入抗震救災的人員在缺乏機械設備,幾乎在徒手的條件下連續高強度救援了將近三天時間,這期間他們幾乎沒有休息,體力和精力的付出已接近極限。他們現在也需要適當的休息和恢復,才能更加高效地進行下一步搶險救災。
其次,這種挑戰和考驗還體現在心理上。隨著救援工作的深入,遇難群眾的遺體、幸存者的傷殘、失去親人的悲痛等難過場面,不可避免將會對救援人員的情緒產生影響。能否保持抗震救災必勝的信心和高昂的斗志,也將直接影響救援的效果。
雖然當前通往震中災區的主要公路仍未打通,但抗震救災總指揮部已經緊急調集了更多的飛機和舟艇,從空中和水路向災區不間斷地運送急需的各種救災物資,救援隊伍也源源不斷地挺進災區參與救援。救災力量得到及時補充和有效加強,一場和死神賽跑的搶救生命行動,仍舊一刻也不停地進行著。
越是關鍵時刻,越是考驗我們的智慧和勇氣;越是特殊時刻,越是需要我們更加沉著和鎮定。時間就是生命,效率就是生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努力,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盡可能多的生命,是抗震救災工作中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地震發生72小時之后,廢墟之中幸存者的情形更加危急,搶救生命的緊迫性更加嚴重,這就需要參與救災的所有人員在黨和政府的統一指揮下,更加科學、高效地開展搶險救援行動。特別是奮戰在搶救生命一線的救援隊伍,更是要發揚不怕犧牲、不畏艱險、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堅定信心,堅決貫徹中央提出的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的要求,盡最大努力救出更多的生命。
天災無情人有情。我們相信,有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有全國各族人們的大力援助,還有奮戰在一線救援隊伍的不懈努力,地震72小時之后,仍會有一個個生命奇跡在出現。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