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到一秒鐘,就可能多拯救一名群眾的生命。”在四川地震災區,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5月14日凌晨遠赴四川抗震救災一線的紹興市8名消防急先鋒也是這樣做的,他們10多個小時沒有吃飯、24小時不間斷搜,目的就是爭分奪秒地搜救被困災民,全力減少人員傷亡。15日零時7分,筆者通過QQ聯系到隨行的總隊宣教中心李玉飛,從他那里獲悉一些鮮人為知的搜救故事。
長途奔波趕到地震重災區綿竹
5月14日凌晨4時40分,由紹興市消防支隊8名業務能力強、身體素質好、實戰經驗豐富的官兵組成應急救援隊從特勤消防中隊出發,在蕭山國際機場與浙江省消防總隊應急救援隊集結后于凌晨7時半左右飛赴四川抗震救災一線。10時20分左右,救援隊員來到成都雙流機場,按照當地救援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對救援器材進行清查,并對任務實施分工。經過幾次周折,直至14日傍晚6點許,紹興8名消防急先鋒趕到地震重災區綿竹。
身處救災一線心中卻牽掛捐款
5月12日,四川汶川等地突發舉國震驚大地震,立即牽動了全球華人的心,社會各界人士積極開展捐款捐物活動,用愛心行動支援災區。為了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倡導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號召,14日上午,紹興市消防支隊開展抗震救災捐款活動,官兵們迅速行動起來,紛紛伸出援手,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救助受災群眾和幫助災區的重建家園。“沈副指導員,支隊在募捐是不是,幫給我捐一下,謝謝!”這是正在火速趕赴四川抗震救災一線的應急救援隊員俞金勇發回來的短信,而其他的7名應急救援隊員也通過短信方式托人代捐,獻上了自己的一份愛心,讓這股暖流在廢墟救援中延伸,也讓災區群眾感受人民子弟兵的關懷、部隊的溫暖。
面對災區的廢墟立下錚錚誓言
“我們一定不辜負兄弟們的期望,圓滿完成任務,平安歸來。”這是14日下午16時43分,遠在他鄉參與救災的越特勤消防中隊副中隊長俞金勇發給留隊執勤的副指導員沈潮陽的短信,也向留隊官兵立下的錚錚誓言。綿竹是四川德陽地區的重災區,90%山區房屋倒塌,山體滑坡嚴重,河流堵塞,電力、通訊中斷,城區到處是裂痕和廢墟,空氣十分混濁,場景滿目瘡痍,讓人感到心酸,參與救援隊員都情不自禁地流淚,恨不得早一秒到達目的地,早一點救出被埋壓的群眾。
一整天沒吃飯僅靠方便面充饑
14日傍晚6點左右,紹興8名消防急先鋒趕到綿竹城區。在放下行囊后,消防應急救援隊員很快按照各自分工展開行動。救援隊三人一組,利用攜帶的生命探測儀和搜救犬,迅速進入倒塌的建筑物中開展搜救工作。為了快速搜救災區被困群眾,消防官兵根本顧不上勞累和吃飯,忍著饑餓投入到抗震搜救工作中。據前方李玉飛反映,救援人員除在早上的飛機上啃過餅干外,一整天沒有吃過飯,直至14日晚上9點多,救援人員才啃點方便面充饑,此時已有10多個小時沒吃東西了。
24小時不間斷搜救被困災民
珍惜一秒鐘,就是珍惜生命!搶奪一秒鐘,就是搶救一條生命!在震災現場,時間就是生命。為了爭分奪秒搜救被埋壓的災區人民,紹興消防急先鋒采取輪休方式進行24小時不間斷搜救,顧不上打一會兒小盹,使用生命探測儀等儀器查清失蹤人員被埋壓的準確位置,以便為指揮部的救援工作提供決策依據。由于受強烈地震影響,房屋倒塌嚴重,山體滑坡、泥石流較多,給營救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直至15日零時07分,記者通過QQ聯線得知,到目前為止還沒找到有生命跡象的被困災民。
開啟發電機給災區百姓手機充電
“現在正給災區百姓手機充電,已有100多名群眾在排隊了。”15日8時30分,在現場救援的特勤消防中隊副中隊長俞金勇聯線時告訴記者。由于受到地震影響,造成綿竹大面積供電中斷,許多群眾的手機沒電,致使與外界聯系受阻。15日清晨6點半左右,一批當地群眾自發來到抗震救援指揮部要求幫忙給手機充電,紹興消防救援隊領受了此項任務。消防警官俞金勇馬上組織隊員開啟攜帶的發電機,而群眾們有序地排起長隊等待,然后消防官兵逐個給前來的群眾手機充電,全力確保災區群眾能夠與外界取得聯系。由于手機信號不好,消防官兵在現場供電和救災的照片直至15日上午10時48分才發過來。
廢墟中救出一名被困60多小時的男子
“上午8點多,消防救援隊已救出1名男子。”15日9時28分,身處抗震救災一線的紹興市消防支隊參謀長吳介月在電話那邊傳來捷報。據吳參謀長介紹,14日晚11點半左右,由杭州、紹興、嘉興等三地官兵組成的消防救援隊利用生命探測儀在綿竹城城區倒塌的廢墟中展開搜救行動。在搜索一幢廢墟的樓房時,突然響起刺耳的警報聲,生命探測儀已測有生還可能的被困災民。很快,救援工作有序展開,由杭州消防官兵為主要救援力量負責施救被困人員,紹興和嘉興兩地消防官兵負責現場照明、警戒并觀察周圍安全情況。特別是確定被困男子后,消防官兵利用特種器材裝備和雙手慢慢搬開身上的磚瓦,直至15日上午8點多,1名被困60多個小時的男子成功獲救。據悉,該幢樓房共有七層,坍塌后的樓房高度不到一層高度。
(中國消費在線供人民網特稿)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