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23時15分,武警某師參謀長王毅帶領200名官兵,歷經21個小時,徒步強行軍90多公里,率先到達這次地震的重災區四川省汶川縣城。他們強行軍途中路況如何?他們抵達汶川后是如何展開救援行動的?現在的主要任務是什么?主要困難是什么?15日晚10時許,本網編輯通過海事衛星電話連線參謀長王毅,向他了解了目前汶川和部隊的最新情況。
危險路段爬著前進 戰士們踏著碎石急行
據王參謀長介紹,部隊是在風雨交加、雨水不斷的情況下,用強行軍的形式抵達汶川的。
當時的路況非常差,道路大部分被塌方堵塞,有的危險的路段,戰士基本是爬著過去的。
在部隊行軍途中,有很多危險的路段,戰士頭上不時有巨石滾落,腳下就是滔滔的江水。
能走的路段也只有十來公分寬。非常的危險。
戰士們很多腳上起了水泡。因為在碎石上前進,又是難度很大的夜間行軍, 戰士們有很多摔傷、劃傷,但是他們并沒有抱怨、叫苦叫累。
根本沒時間停下來吃飯 抵達汶川當晚只喝了一碗粥
王參謀長說,部隊從馬爾康出來的時候,本來是乘車的。但是后來過了一個風景區,到了一個叫做古爾溝的地方,然后再想進入災區,道路就中斷了。于是選擇徒步。
王參謀長介紹說,戰士們帶著干糧。但是沒有時間停下來吃飯。時間,就是生命。
他說,第一次吃到熱飯是在抵達汶川當天也就是13日的晚上。但是,官兵每人都只喝了一碗粥。
汶川群眾看到部隊很激動:"部隊來了,我們就有救了,有希望了"
王參謀長說,越往汶川走,災情越嚴重。房屋倒塌的很多。
老百姓搭著小帳篷,看到武警非常激動。
很多人拉著武警戰士的手掉淚,說:"部隊來了,我們就有救了,有希望了。"
官兵在這種情景激勵下,更加有干勁兒、有信心。
“還有很多傷員,我們要加快行動”
王參謀長說,因為是第一支部隊到達汶川,當地抗災指揮部很缺人手。部隊根本沒有時間休息。
不顧急行軍的疲憊,王參謀長帶領的武警部隊迅速投入到當地的救援活動當中。
據他介紹,汶川縣城有三分之一房屋倒塌,90%以上的房屋破損。老百姓搭著帳篷,十分艱苦。
王參謀長說,"我們要盡最大努力,讓災區群眾盡快改善生活。"
“還有很多傷員,所以我們要加快我們的行動。”他說,“時間已經過了二十多個小時,越往后存活的概率很小。官兵精神狀態很好,雖然身體疲憊,但是斗志昂揚。”
這支部隊目前的四大任務
據介紹,目前在汶川的640名武警部隊官兵,主要負責以下四個任務:
1. 分散到各鄉鎮去,搜救傷員。清理尸體,掩埋死者
2. 向鄉村輸送救災物資。都在山很高的地方,靠部隊送到每家每戶手中。
3. 道路交通堵塞,各種基礎設施遭到破壞,協助當地黨委政府恢復基礎設施
4. 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缺糧缺水缺藥,雖然災民情緒相對穩定,但是很容易發生混亂。所以對糧庫、超市進行把守。
另外還有一些臨時性任務,處理一些應急事件,比如搜集空投食品等。
面臨哪些困難?
王參謀長介紹說,現在災區人民比較有信心,但是確實面臨一些困難,災區群眾最缺糧食、藥品和帳篷。
當被問到部隊是否存在哪些困難的時候,王參謀長笑著說,"部隊沒有什么困難。當地的黨委政府已經很困難了,不能再給他們添麻煩。"
但是,據我們了解,部隊官兵在救援過程中,實際正在努力克服著很多的難題。比如,所攜帶的干糧有限,王毅率領的部隊,干糧還夠支撐一兩天。他說,“等打通公路就好了。”
另外,官兵晚上無處休息,只能露營。但是露營對戰士的考驗很大。因為當地晝夜溫差大,夜間風很大,官兵衣衫單薄,災區又很缺少帳篷。所以條件十分艱苦。
救災數據統計
到現在為止,這支搶先進入汶川的武警部隊,已經從倒塌的房屋中搶救被掩埋的群眾27人,搶救傷病員461人,轉移群眾4137人,運輸救災物資18.5噸。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