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一些志愿者更是熱血沸騰。可憑著滿腔熱忱,自發前往都江堰等重災區進行抗災救災的志愿者,其良好的愿望并非都收到了良好效果,相反,不少志愿者由于“盲動”淪為救助對象,使本來就擁擠、危險的災區救援工作受到影響。
連日來,救災現場,汶川地震余震不斷、傷亡數字不斷增加、軍民同心眾志成城、舍己為人顧全大局等,或憾人心魄、或動人心弦、或熱血淋漓的新聞不斷見諸媒體,作為身在災區遠方的筆者,一顆懸著的心,始終隨著災情搖擺。但其中也有很多令人揪心的事情,尤其是一些志愿者在沒有經驗、沒有準備、沒有安全措施的條件下,盲從“支援”,造成災區局部搶險工作的被動。
當前,正是抗震救災工作的關鍵時刻,時間就是生命,幸存者的搜救、搶救工作一分鐘都不能耽誤。在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的正確指揮下,各項救災工作正在加緊推進,可以說已經到了共克時艱的緊要關頭。與此同時,自然條件的制約、生活資料的緊缺、搜尋難度的加大、救死扶傷的緊急等情況,始終伴隨著抗震救災工作。而在這個時候,作為“好心好意”的志愿者,如果單憑著“三分鐘熱血”,全不顧及大局,勢必會給有條不紊的“救災行動”帶來新的“災情”。
別讓一時的“盲動”,演變成救災路上的新障礙。要相信支持救災前線的勇士們,他們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鋼鐵隊伍;要堅定聽從抗震救災指揮部的指揮調度,有力、有序、有效地參與救援工作,不要忙中添亂;要多奔走相告,號召更多的人加入到“賑災”的隊伍中,以解災區的燃眉之急;要立足本職,更加優秀地完成手頭的工作,為災區做好后勤保障。
我們雖然鞭長莫及,但我們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從現在開始,出于對災區人民著想,主動為救災現場“減負”吧!
稿源:紅網 作者:王文武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趙普的眼淚是新聞節目的時代標桿
下一篇:大國國民應持何種賑災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