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四川北川5月15日電 (胡延寧、張選杰、牛小奇) 北川,一個讓世界和全國人民關注的地方;北川,大地震發生后,與外界失去聯系的一座“孤城”。
14日18時許,第二炮兵抗震救災指揮組專機降落成都。
時間就是生命。指揮組總指揮、二炮副司令員于際訓一下飛機,就向隨行人員提出要求:不吃飯、不休息,爭分奪秒向災區開進。
一路上記者看到,開往災區的路上,布滿救援車隊。但高速公路上秩序井然,快速通道沒有社會車輛占用,馳援災區的車隊以110公里的速度向北川開進。
23時許,指揮組到達北川城外3公里處,道路中斷,前進受阻。于際訓果斷決定:全體下車,徒步行進。
為了及時了解北川縣城這座地震“孤城”的災情,于際訓率領已經到達災區的二炮先頭救援部隊上百名精兵,打著手電筒,在充滿險情的山路上艱難地向北川行進。
據北川抗震救災總指揮、綿陽市委副書記易杰介紹,北川縣城長住及流動人員2萬余人,現在僅有4000多人逃生,1萬余人在地震中喪生,尚有數百人在廢墟中等待救生。
記者在北川城看到,遍地巨石,布滿瓦礫,所有建筑物無一完好,成為一片廢墟。記者3次感到明顯的余震,多次聽到不遠處山體滑坡的聲音。
由于建筑物損壞嚴重,鋼筋水泥縱橫交錯,人力根本無法實施救援。所以,打通北川唯一的公路成了救命的通道。
于際訓決定,加快大型機械向災區開進速度,力爭最短的時間打通通向北川的通道,為救助受災群眾贏得時間。
凌晨2時許,在縣城外一個小鎮上的學校里,倒塌的廢墟上燈火通明,來自多支救援部隊的官兵在緊張地尋找和救援。
不斷有擔架把幸存者或遇難者抬出……
約3時許,又一批二炮的救援隊伍到達這里,經過長途跋涉的官兵跳下車立即投入救援戰斗中。不少群眾都在說,解放軍來了,再大的災難,我們也感到有依靠了。
天色逐漸放亮,震后的災區已進入第4天。1萬余名在北川抗震救災的官兵、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隊、志愿者,又投入到緊張的救援之中。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