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記者 吳璇堅)“BY8AA呼救……”四川汶川地震,所有通訊設備幾乎全部癱瘓,在這個危機關頭,廣州海珠區少年宮的BY7KH業余電臺成為市內唯一能和重災區汶川聯系上的地方!
據海珠區少年宮老師劉建榮回憶,地震發生那天他們就一直嘗試尋找災區當地的民用電臺頻道,直到地震發生第二天16時多,終于隱約地聽到一個汶川代碼民用電臺微弱的反應聲音:“BY8AA呼救,BY8AA呼救……我們這邊急需食物、水、帳篷、雨衣和雨具。”
“終于聯系上汶川了!”大家都興奮得跳起來。隨后,他們還聯絡上成都無線電協會的民用電臺,當時,國內能和汶川聯系上的只有“BY8AA”和成都民用電臺。由于聯絡信號斷斷續續,“BY8AA”及時把接收到的信息向成都民用電臺反映,成為汶川最初與外界溝通消息的橋梁。
海珠區少年宮BY7KH業余電臺在1995年成立,平時用作無線電學習班的教學與實踐。目前,“BY7KH”已被任命為廣東省應急總控臺,成為全廣州離汶川“最近”的地方和聯絡災區的“功臣”。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