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報訊(記者 謝靜嫻)媽媽已經安然無恙,可千里之外仍有很多親人沒有音信。昨天一早,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劉建華毅然踏上返鄉之路。這次回家,牽掛、擔憂、焦慮、痛心夾雜在一起,他的心情難以平靜。
昨天早晨7點半,兩位舍友堅持要將劉建華送到中華門,乘坐機場大巴。地震發生后,作為舍友,黃智宇一直陪在劉建華的身邊。“昨天下午我們一起逛了超市,爭取把東西帶齊。”黃智宇說,乘客可以帶60斤的行李,他們在超市轉了好幾圈,買了很多水、牛奶和面包,多帶些東西,說不定在災區能用上。
臨行前,三個小伙子的話都不多。拍拍劉建華的肩膀,黃智宇只說了一句話:“到那邊萬事小心,安全到達就發個短信報個平安。”
大巴開動了,兩位舍友的身影也隨之遠去。
上午10點多,劉建華坐在飛往成都的飛機上。此時的他還不知道,熱心的快報讀者已經傳來一個好消息:“我聯系上劉建華的姑父了。”
這位熱心讀者告訴記者:“早晨看到快報登了四川籍大學生尋親名單,我也不停打電話幫他們找找親人,一個一個撥。”讓他沒想到的是,劉建華的姑父鄧家軍的手機居然通了。“那邊災情挺嚴重的,但他的姑父沒有受傷。”
還在飛機上的劉建華手機關了機,記者很快將這一消息告訴了他的輔導員李和新。
“快報已經幫你聯系上姑父了,他很安全。”中午一點多,劉建華剛剛抵達成都機場,李和新老師在第一時間內向他傳達了這個好消息。“真的嗎?沒受傷嗎?太好了,真的謝謝他們!”劉建華笑了。
昨天下午3點多,記者聯系上了劉建華。“我現在已經乘上通往綿陽的大巴了。”
“現在媽媽已經被轉移到綿陽了。”劉建華有些焦急,北川的父親和姑姑還沒有消息,那里交通還沒恢復,沒辦法回去。
雖然也有徒步走回北川縣的沖動,但他很快否定了這個念頭。“災區物資那么緊張,供應量有限,我帶的這些水和食物應該都留給他們。”災難面前,小伙子表現得異常成熟,“我先看看媽媽,如果還沒有其他親人的消息,我就先到成都的同學家住幾天,等等消息。”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