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吳志剛
淚眼蒙眬中看著現在的汶川,我不免想起了從前。
200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30周年紀念日,我曾經重返這個當年的煉獄。展現在我眼前的是重新崛起的文明,這就是人類的力量,只要給他時間給他喘息的機會,他就有能力在廢墟上重生。在唐山的街頭,你隨便攔訪一位30歲以上的市民,他(她)家中基本上都有親人在那次大地震中遇難,但他(她)說得最多的,一定是對全國人民曾經無私援助唐山的感激。他(她)會說起解放軍把他(她)的父親或是母親從斷壁殘垣底下救起,他(她)甚至會給你看身上的傷口,告訴你是一個至今還不知道姓名的外省醫生,把他(她)從生死線上搶救了回來。
唐山人固然牢記著過去的苦痛,所以在這個重新崛起的北方工業城市,你基本上看不到四層以上的高樓,并且所有的房屋都被要求按防止高烈度地震設計;唐山人更因為曾得到過幫助,而在心底油然而生強烈的感恩情懷,所以只要其他省市有難,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唐山的捐助一定是最踴躍的。比如今年我國南方的冰災,就有3個唐山人,自發組織了一支民間救援隊,自費趕到南方參加救災。
一個懂得彼此關愛、彼此感恩的民族,才有資格在人類的文明競賽中歷久彌堅,即使偶有挫折,也定能在低潮后奮起,笑到最后。而那些彼此冷血、刻薄寡恩的民族,注定會被歷史淘汰出局。這次汶川大地震,當然會以悲慘的背影永留我們的記憶。但悲劇引發的舉國紓難壯舉,又在全民的心底埋下彼此信任、彼此感恩的種子,這顆種子會在最合適的時候發芽,帶給我們戰勝更多更大困難的巨大動力。
這幾天,奧運圣火在江西傳遞。本來這個中部的省份,裝扮好了家園,準備好了節目,來迎接這百年難遇的榮耀,并期待全民的狂歡和來自世界的關注。但地震一發生,所有人都心情沉重,都壓抑著自己的感情。在圣火路過的3個城市——瑞金、井岡山、南昌,都壓縮了至少一半的傳遞路程,并取消了所有的文藝演出。火炬手們在點火前默哀一分鐘,在圣火盆前為災區募捐,成為自覺的行動。
昨夜,我走過圣火來臨前的八一廣場,那里已是紅旗的海洋,人們在沉郁中時刻關注大屏幕播出的災區最新情況,但沉默里蘊藏著巨大的力量。“支援災區就是支持圣火”、“傳遞激情傳遞愛,你我同行抗災害”成為共識,告訴我們曾經希冀的快樂,已經被更刻骨銘心的情感替代。
我也是一名奧運火炬手,今天就要在南昌街頭擎起那支夢中的火炬。我知道,圣火此刻不但屬于南昌,也屬于全世界,我們當然要感時花濺淚,但我們也要牢記使命,告訴世界我們的堅強和果敢,把這支象征和平、美好的火炬傳下去,為災區人民祈福。越過千難萬險,我們一定會辦好奧運會,因為這是中華民族對世界的莊嚴承諾;我們也一定會贍養撫養好震災中的遺老遺孤,讓所有遠去的人含笑九泉,這是中華民族對自身的莊嚴承諾。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香港特區搜救隊在綿竹展開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