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信息日報訊)
香港食環署建議游客購買魚翅應到信譽好的店鋪
由于內地媒體早前揭發有不法商人以工業用雙氧水漂制“毒魚翅”,香港食環署近日隨機抽驗在香港市面發售的魚翅,在25個樣本中,發現五成六(即14個樣本)含有殘余食用雙氧水,另一個樣本更含有禁用的防腐劑二氧化硫,署方已要求停售問題魚翅,并考慮檢控出售含二氧化硫魚翅的商戶。
根據化驗結果,雖然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出售的魚翅曾以工業用雙氧水處理,重金屬含量也未超標,但其中14個樣本含有殘余的食用雙氧水。
根據條例,雙氧水可用于食物漂白,但食物在加工處理后不能有雙氧水殘留。食環署表示,已向有關商戶發出警告信,讓他們停售有問題的魚翅。但署方稱,問題魚翅的雙氧水含量不會對人體構成不良影響,在一般處理及烹調魚翅的過程中,雙氧水會被分解清除。
而除了雙氧水之外,食環署更發現,其中一個魚翅樣本含有禁止用作處理魚翅的二氧化硫防腐劑,署方已發信有關商戶要求立即停售該批魚翅,并會作出跟進以及考慮提出檢控。署方吁請市民和游客應向信譽良好的店鋪購買魚翅,并且應于煮食前將魚翅徹底浸洗。
香港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及環境科學課程副教授陳竟明指出,二氧化硫其實即是硫酸,含有腐蝕性,不但會破壞魚翅膠質營養,市民如不慎進食,還可能引致腸胃不適。而食用雙氧水雖不像工業用雙氧水含有雜質般危險,徹底烹煮后也會揮發掉,但若市民不懂得處理或烹煮時間不足,含腐蝕性的雙氧水則有機會殘留湯中,仍可能對人體細胞造成損害。
此外,食環署也抽查了21個開心果樣本,全數樣本的化驗結果均屬滿意,未發現有經工業用雙氧水處理。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