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蘭州晨報
床位較少,有中毒癥狀的孩子不時來輸液
5月10日上午7時10分,鹽鍋峽化工總廠發生嚴重氯氣泄漏事件,附近三所中小學校32名中小學生,上學途中經過事發路段時受到泄漏的氯氣不同程度傷害。其中18名同學住院治療觀察,5人中毒較重。目前,泄漏原因已初步查明,系該廠質檢站工作人員在檢驗槽罐時違規操作,不慎將罐內殘留氣體泄漏所致。
職工醫院:受傷學生接受治療
當日中午11時許,記者接到報料后趕到該廠職工醫院時,不少受傷學生的家長表情焦急地圍在病房內外,醫護人員穿梭不停地正在病房的各床位間忙碌。記者在病房里見到了正躺在病床上接受點滴治療的3名受傷較重的中小學生,他們是該廠子弟學校三年級的張天鵬、五年級的賈惠娟以及初中二年級的張越叢同學。據學生家長介紹,事發時有30余名路過的中小學生被氯氣所傷,只是不少學生因癥狀較經醫院檢查無大礙后,已被家長接回了家。
清晨學生上學暈倒路邊
據受傷較重的3位學生講,他們清晨上學先后途中路過廠質檢站以西約50米的路段時,一股刺鼻的氣味就隨風而至無聲無息地襲來,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是怎么回事呢,一下子就感到呼吸似乎給憋住了一樣,同時胸口一鎮刺痛隨即便出現惡心、頭暈、氣悶以及咳嗽等癥狀。由于當時該路段行人和同學較少心中害怕,于是走路上學的學生就邁開大步想加快步伐跑離該路段,而稍大些騎自行車上學的同學便開始腳上加勁快速騎車通過,不想走路上學的一位同學沒走幾步就蹲在地上嘔吐起來,另一位騎車上學的男同學就從自行車上跌倒在路邊。
過路職工及時發現
所幸,兩位讓氯氣“嗆暈”的同學被清晨散步到附近的該廠職工及時發現后,隨即抱著離開事發路段緊急送往職工醫院救治,才轉危為安。接著另一位被氯氣“嗆”暈倒在路邊的同學,也隨后被該廠職工及時發現并隨即被送到醫院。之后,聞訊后趕到事發現場的數名該廠職工,一面采取警示措施,一面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據4位學生和家長介紹,雖經醫院大夫采取的點滴治療,但4位受傷較重的同學仍然有惡心、胸痛、氣悶等癥狀。經該院診斷,3名同學系氯氣嗆傷,胸痛4小時。拍片檢查,雙肺紋理明顯增粗,雙肺門及支氣管感染。另外,被氯氣嗆傷經該院記錄的同學有18名。
目擊學生講述驚恐一幕
當日下午,記者來到該廠子弟學校采訪時,不少學生爭先恐后地向記者講述事發時的驚恐情景:他們走著走著,先是發現前方不遠處有一個騎自行車的男同學,不知為什么好好的卻一下子從車上跌了下來,接著鼻子里就聞到一些淡淡的刺鼻味道,接著就見一位阿姨一面抱起男生,一面向陸續經過的同學喊叫,讓迎風快速通過此地。等快到通往學校的岔路口時,又見一位女同學蹲在地上干嘔,隨后這位女同學也被一位阿姨摻扶著送往醫院。到了學校不久,就開來一輛大客車,將所有被氯氣嗆了的同學送往醫院檢查。
學生家長:啤酒、飲料應急治療
此外,據同學們說,此次受到氯氣嗆傷的該校同學總數為:三年級同學15名、四年級7名、五年級7名、初中二年級1名,共計30名。就在記者向同學們詢問情況時,幾個小同學神色“神秘”地手指一位臉色紅撲撲的女生告訴記者,她母親為了消解氯氣的毒性,買來一瓶啤酒“逼著”她喝下大半。經了解,“此招”是該廠職工平時積累的用于輕微氯氣感染的消解經驗,因此喝下飲料和啤酒的同學還有不少。據學生家長講,當時泄漏的氯氣可能是槽罐里的殘液,估計泄漏量不會太大,如果有風不慎泄漏的氯氣幾分鐘后就會散去。通常廠里的職工遇到輕微氯氣感染,會用少量白酒消解,因為孩子年紀小,所以讓孩子們喝點啤酒消解。
泄漏地未隔離
記者來到氯氣泄漏處看到,一列火車罐車尾部兩節銀白色的罐車極為刺眼,罐體上赫然印著“劇毒”二字。記者在現場發現,兩節罐車閥門上的螺絲有新鮮的痕跡。據一工人講,根據現場情況,事發前,肯定有人動過閥門。記者 在現場進行采訪時,仍有一股刺鼻的氯氣味彌漫在空氣中,但事發現場并未采取一定的隔離措施。
附近兩所學校各有一人
據該廠子弟學校李校長介紹,除該廠子弟學校外附近還有永靖九中和鹽鍋峽電廠子弟學校。由于該廠只有少數學生在這兩所學校上學,以及上早自習的時間不同,因此其他兩所學校的學生清早上學時路過此地可能錯過了氯氣泄漏時間,所以事發時可能沒有這兩所學校的學生被氯氣所嗆。事發后,廠領導非常重視已安排了相關部門積極組織對學生的救治工作,學校也已安排可能感染氯氣的同學都到職工醫院檢查,結果大多數學生沒有大礙。目前,學校正全力配合有關部門對此事后續工作,學生情緒比較穩定。
預兆:連續三天氣味難聞
據該廠附近村民講,由于該廠停產已有一段時間了,所以好久都沒有聞到氯氣的味道了。但三天前突然又聞到了氯氣的刺鼻味道,雖然感覺突然,但由于他們住在這里久了對這種味道已習以為常,所以也就沒有在意,只是出門路過廠區時比平時小心注意。三天來,每次有氯氣刺鼻的味道時,一般是下午三時左右,而這次氯氣泄漏嗆倒學生卻在清晨7時許,很突然也很意外。
泄漏原因初步查明
據鹽鍋峽化工廠壓力容器檢測站段站長介紹,此次泄漏的氯氣是該站單位送檢的槽罐內的殘余氯氣,當日清晨該站一工作人員在清理罐內殘氣,他打開閥門后,大量的氯氣從罐內噴涌而出,這時,該工作人員才發現他并未佩戴必需的防毒面具。爾后,該工作人員匆忙跑到500米外地方取放毒面具,僅僅幾分鐘的時間就導致許多學生中毒。
當日下午,有學生家長再次打來電話稱,附近;兩所學校也有學生被送往該廠職工醫院醫治。記者于是再次來到醫院,兩名學生分別是永靖九中高三年級的雷濤同學和鹽鍋峽電廠子弟學校五年級的王雅琴同學。至此,此次氯氣泄漏事故中共有32名學生感染氯氣,其中5人受傷較重。
據該廠有關業內人士介紹,施放殘氯氣時,必須依據當時當地的風向,然后確定排泄地點,必須對一定區域進行隔離禁止通行,爾后用堿水吸收氯氣。據壓力容器檢測站段站長說,氯氣罐使用年限為12年,每罐存有氯氣為500公斤,空氣中每平方米有0.2克氯氣就可致人死亡。由于近期室外氣溫逐漸增高,該站已處理了數十罐氯氣,待處理的氯氣還有近十罐。比重大的氯氣掠地漂浮,事發當時,學生們聞到刺鼻氣味后加速跑出泄漏區的一瞬,學生們的肺活量增大,導致學生吸入毒氣中毒。
本報記者王少丹 莊坤 見習記者 姚智 配圖:采編蔣生連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