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7月7日消息:一道撕裂的閃電、一陣響亮的雷聲昨天下午14時過后劃破了烏云密布的天空,這是上海今年入夏以來第一次比較集中的雷電天氣,而且主要發生在閘北、寶山、虹口等市區范圍。防雷專家昨天告訴記者,7、8、9月是上海的雷暴多發期,市民一定要高度重視預防雷擊造成災害。
根據上海近30年的氣象資料統計顯示,雷擊近年來光顧上海的頻率悄悄出現了上升趨勢,年平均雷暴日達49.9天,比起30年前上升了30個百分點左右,市民傷亡人數和國家財產損失也呈上升勢頭。今年2月,滬上已經發生過一名崇明農民在農田里被雷電擊中身亡的事件。
那么防雷到底應該做些什么呢?對此,不少市民似乎有些無所適從。上海市防雷中心副主任侯柳告訴記者,如果當時身處雷暴區域內,而周圍建筑沒有防雷器,那么應當采取被動保護措施,例如關好門窗,避免雷電進屋;盡量不用電器,最好拔掉電源插頭,特別是不要打手機。走在路上的人在避雨時不要靠近孤立的高樓、電桿、煙囪、房角房檐,更不能站在空曠的高地上或到大樹下躲雨。(來源:東方網)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