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昨天,南京浦口某工地又傳出噩耗,一名建筑工人在作業時,從10多米高的腳手架上掉了下來摔成重傷。這是從9月17日以來南京發生的第10起安全事故。據悉,南京近年來發生在建筑行業的重大事故死亡人數已經僅次于道路交通事故。據安監部門統計,今年上半年,南京市建筑工地共發生大小安全事故數百起,事故造成38名工人死亡,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都超過去年同期,死
亡人數僅次于道路交通事故。其中,僅7月30日至8月5日的一周內,南京建筑工地共發生6起事故,死亡6人,事故密度為近期罕見。建筑業為何成了事故高發的行業呢?一名社會學家指出,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是影響安全生產的大敵。安全生產事故之所以頻繁發生,問題的關鍵是有令不行,有章不依。
A 3天8起事故2人死亡多人受傷
9月17日凌晨2時許,3名民工在江東北路一家建筑工地挖掘地基時,由于無法承受重負,致使堆積在地基兩側的被挖出的泥土,轟然塌下,3民工避讓不及,當即被埋,所幸被工友及時發現送到醫院搶救,方才脫離危險。
事隔一天,18日上午,江寧區上峰塑料工業園一工地上,一名工人在安裝塔吊時,從20余米高空掉下來,重重地落在水泥地上,經搶救無效死亡。
生命的代價并沒有讓安全事故止步。18日上午8點25分,位于南京棲霞某工地上的南京淳固吊裝工程發生一起死亡事故。一位吊車司機在作業時,被一高空墜下的鋼管擊中頭部死亡。事故發生后,公安部門和安監部門的有關領導立即趕到現場。連續兩天,記者了解到,大光路、漢中門、邁皋橋等8家工地,也都相繼發生了安全事故,共造成了16人不同程度受傷。
B 多種原因造成事故頻發
近期南京建筑工地的事故為何這樣多?南京安全技術生產監督管理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造成事故的原因有很多種,如有些工地發生了事故后,不去從根本上去找問題,而是一味地去說事故純屬偶然。其實,偶然里面就存在著必然。從某種意義上講,某些領導安全意識淡薄,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一個隱患。另外,一些工地濫用一些沒有資質的建筑工程隊,他們層層轉包,只重視工期,根本不考慮安全。更有甚者,為了減少施工成本,他們在安全設施投入上能減則減,能省則省。更重要地是民工的自身素質非常差,“安全事故猛于虎”對他們來講只當是別人的事,自己根本就不重視。
建筑工地何以成了吃人的“魔窟”?南京市一位安監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安全投資不到位,管理相對混亂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據介紹,在前期的一次大規模的建筑工程專項安全檢查中,安監局的檢查人員發現,很多的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設施少,防護器材質量差,嚴重影響了施工人員現場作業的安全環境。其次,施工現場普遍存在特種設備未檢先用等違規現象,許多塔吊事故都是塔吊未檢驗、未取得合格證就使用造成的。建筑工程分包違規現象嚴重,造成安全管理不到位,局部工程無人監管。幾乎所有的建筑單位的施工隊伍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安全意識都非常薄弱。據悉,目前施工現場工亡人員95%是進城務工人員。建筑工程事故70%發生在工程收尾時期,這個階段工地交叉作業多,人員多,職工不安心,易造成事故多發。9月17日江東北路的事故發生后,記者趕到了現場。記者看到,坍塌現場幾米遠的地方,都能見到地面的裂痕。一名民工告訴記者,這個土方是他們幾個人承包的,為了抓緊時間,提高工資,他們連夜加班。由于這里光線暗淡,再加上沒有人管理,這才導致事故的發生。采訪之中,記者在現場看到,離這起事故發生后不到10個小時,一些工人在干活還是不戴安全帽。另一名民工滿不在乎地告訴記者:“倒霉的事如果攤到你的頭上,你怎么小心都是沒有辦法的。”
隨即記者在該工地繞了一圈,發現一些安全防護設施都沒有到位,安全網破破爛爛的,一些懸掛在墻上警示牌也歪歪斜斜。工地一名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們在安全上該做的都做到了,但是民工的自主行為他們沒有辦法控制。
接著,記者又采訪了另外幾家工地,發現這些工地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安全大都流于形式,這些工地的負責人不是不承認他們的工地發生了事故,就是稱是個人行為的小事故,根本沒有把安全當回事。
一家大型企業的專職安全員對記者說:10次事故,9次都是因為當事人或當事人單位的領導安全意識淡薄思想麻痹造成的。他說,其實任何一家單位都不希望出事故,但他們往往事先疏于防范。像棲霞某工地發生的事故,當事人如果稍有一點安全常識,就不會出事。
C 嚴查重罰不失為有效辦法
事故發生后,主管部門應該怎樣對其處理呢?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針對南京建筑業近來頻發的安全事故,他們已著手對該行業進行整頓。根據有關規定,建筑工地發生了安全事故,尤其是造成了人員傷亡和重大經濟損失的,有關部門不但要對其進行經濟處罰,而且還要追究相關負責人的刑事責任,停止該建筑公司承接業務的權力,并做降級處理。對南京近段時間為何發生這么多安全事故,作為該行業的主管部門又采取了哪些措施,處理了哪些事故單位,這名負責人沒有作答。
南京建筑業管理處的一名負責安全方面的專家告訴記者,按照規定,不論什么樣的建筑工地,安全設施、安全教育都要放在第一位。對于安全責任要落實到人,一環節要套上另一個環節,不能有半點馬虎。對新進來的工人,在上崗之前,要進行安全業務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可是有些建筑工地,為了降低成本大量招募使用農民工,上崗前也不對他們進行安全培訓。一旦出現事故,就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發生的。這樣的做法無異于殺人。這位同志說,其實建筑行業的安全規定應該是比較完善的,可有些部門,有些人就是置之不理。他認為對事故嚴查、對責任單位重罰,對責任人直至追究刑事責任,不失為一個有效辦法,但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全員安全意識,這才是重中之重。
D 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出臺
據了解,日前,江蘇省建設廳已要求建筑施工企業和在建工程項目實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并落實好安全生產管理施工現場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
根據部署,有關部門將為建筑單位設立不良記錄檔案,并嚴格處罰累發事故、致人死亡、有錯不改、安全設施不到位的企業。對造成安全質量事故的單位,將責令整改并依據事故等級,停止其在一個月至一年內參加施工項目招投標,對一年之內連續發生數起安全事故的單位,將視情節予以嚴查。同時,結合施工資質管理規定,降低上述企業的資質等級、吊銷資質證書,甚至將其清退出南京建筑市場。
接連不斷的工地安全事故也催生了應急救援預案的出臺。據了解,為了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工程施工重大安全事故,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和工作秩序,日前,南京出臺了《南京市工程施工重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該《預案》指出,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必須遵循“迅速、準確”的原則,在第一時間將所發生的重大安全事故的情況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和南京市安監局、建委、市建工局(市政公用局),并且在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報送上述部門。同時,重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必須按南京市政府的要求統一領導,牽頭部門負責,相關部門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對于發生10人以上(含10人)的特大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按南京市政府的《南京市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執行。
E 社會學家:安全不能只掛嘴上
安全問題頻出,一直是建筑行業的痼疾,其原因多種多樣,有的為降低生產成本,對安全設施、工器具該換不換、超齡使用;有的為趕工期,歇人不歇機,造成機械疲勞;有的工地竟然連專職安全員都不設……一位社會學家說,企業在降低成本,追求效益的同時還應意識到“生命高于一切”。
安全生產不能只掛在口頭上,這名社會學家指出,盡管各級部門都在強調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但仍有一些人和部門把安全生產當成了耳邊風,致使安全責任事故頻頻發生。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是影響安全生產的大敵。安全生產事故之所以頻繁發生,問題的關鍵是有令不行,有章不依。一些部門責任意識淡薄,落實安全工作只是停留在口頭上,走過場,工作抓而不實,造成安全隱患。在一些血淋淋的事實背后,反映出的是一些部門不遵守有關的安全法規,違章指揮、違章作業以及玩忽職守。事故猛于虎,所以,說到底,各級政府、部門只有把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完全落到實處,才能將事故頻率降到最低。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