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7日電(記者劉江)騎車上學的路上不留神撞上摩托車、與家中寵物嬉戲時被咬傷、倒開水時不小心被燙……專家調查發現,意外傷害是造成北京市兒童死亡和傷殘的主要因素。
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衛生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兒童安全聯盟進行了一項關于北京市兒童意外傷害的研究。這項研究于2003年10月對北京市18個區縣的28084戶家庭進行了入戶調查。調查定義的兒童意外傷害,是指那些嚴重到需要就醫、住院或導致1天以上的誤學、誤工的傷害。
在《北京市傷害調查――兒童意外傷害報告》中,專家發現意外傷害是造成北京市兒童死亡和傷殘的主要因素。2003年北京市共有5萬余名兒童受到傷害,這意味著每天就有139名兒童受到傷害,需要就診或住院治療;每天北京市至少有一名兒童因傷害造成死亡或殘疾。
傷害原因具有高度的類型化:致死性傷害主要是道路交通事故和溺水;非致死性傷害主要為跌傷、動物咬傷和道路交通意外。
與身體傷害同樣受到關注的是經濟損失。調查估計,每年北京市用于兒童跌傷、道路交通意外、動物咬傷、燒燙傷和中毒的直接及間接經濟損失達1.5億元人民幣。
一些公共衛生專家認為,這些“意外”的頻頻出現,恰恰是由于成人的疏忽和社會公共衛生措施不到位造成的。那些每天為孩子的成長殫精竭慮的父母和教師,卻有可能連最基本的安全防護措施都不知。社會建立關愛兒童系統性的保障措施,是減少意外傷害的關鍵。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