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幾名搶險隊員從失事巷道中抬出遇難礦工遺體。截至當日下午,搜救人員已累計在失事巷道中發現7名遇難礦工的遺體,但仍有1名井下受困礦工下落不明。
4月7日,3名搶險隊員走向礦山坑口進行搜救作業。截至當日下午,搜救人員已累計在失事巷道中發現7名遇難礦工的遺體,但仍有1名井下受困礦工下落不明。
新華網赤峰4月7日電(任會斌、王宇天、張弓長)7日下午,赤峰礦難事故緊急搶險指揮部宣布最后1名失蹤礦工遇難,這標志著“3·31”突水事故中的8名井下受困礦工已全部遇難,其中7具遇難礦工的遺體已被運送出井。
據事故緊急搶險指揮部副總指揮王士華介紹,最后1名受困礦工目前仍無下落。7日凌晨失事巷道內出現兩聲異響后,搶險人員中止了搜救工作并迅速升到井上,隨后搶險專家組與搜救人員細致分析了失事巷道內的情況,最后認定這名礦工已經遇難,有可能埋在巷道脫落物之下。
他介紹說,得出這一結論主要基于以下考慮,一是事故已發生180多個小時,搜救人員已勘察了所有失事巷道,但未發現失事后可以躲避的地方,再就是至今搜救人員沒發現任何求救信號。
此外,到7日21點39分,早先發現的3具遇難礦工的遺體也已運到井上,至此已發現的7具遇難礦工的遺體均已運到井上,遺體的身份已得到辨認。
記者了解到,失事巷道內的積水已全部排空,但仍有一臺抽水機晝夜工作以排出滲水。
內蒙古自治區“3·31”突水事故調查組組長王英夫說,經過對失事巷道的多次勘察,調查組初步認為之所以造成突水事故,是由于第二作業面中段上方發生了至少上萬立方米規模的塌方,塌方時脫落的巨石砸在第四作業面上,致使第四作業面的積水上溢到側上方的第三作業面內。
他說,目前事故的責任有待進一步分析和確認。
截至記者發稿時,搜救人員仍在搜索最后1名受困礦工。王英夫說,如果盡最大努力仍找不到最后一名失蹤的礦工,就有可能放棄搜救,但這只是不得已時才做出的選擇。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