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備受關注的《貴州省安全生產條例(草案)》首次提請省人大常委會第21次會議審議。
貴州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局長何剛在作該《條例(草案)》的說明時說,安全生產關系到千家萬戶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發展。
近年來,貴州省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生產安全狀況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004年、2005年連續實現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但我省的安全生產形勢仍然嚴峻,高危行業安全生產條件仍不適應安全生產要求,重特大事故時有發生,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很大損失。同時,在安全生產監管過程中,我省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體制尚不完善,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地位落實不夠,完善安全生產制度、改善安全生產條件的措施不力,難以較好地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2005年2月,省人大財經委、省人大法工委、省政府法制辦、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成立《條例(草案)》起草小組,開始起草工作。經過廣泛基層調研,向有關部門和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借鑒外省、市的先進經驗,在多次修改的基礎上,形成了《條例(草案)》。《條例(草案)》包括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保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生產安全事故的調查與處理、法律責任等方面的內容。
我省礦產資源豐富,礦山的安全問題顯得十分重要,鑒于2005年國務院明確提出了整頓關閉不具有安全生產條件煤礦和非法煤礦的要求,為了確保關閉工作依法進行,又結合我省實際慎重實施關閉,《條例(草案)》對實施關閉的行政機關作了明確規定,即關閉的決定權在省政府。同時規定應當增加行政機關內部的層級審查,保障生產經營單位的合法權益。
省人大財經委在審議該《條例(草案)》時認為,這部地方性法規(草案)總體符合國家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建議常委會予以審議,并提出了20條具體修改意見。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