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縫邊包著厚厚的帆布、滅火器尖角鐵邊也被包了起來……在浦東新區花木街道的六一幼兒園內,危及孩子安全的細節都得到了格外的關照。這是花木街道正在實施的安全社區的一個項目。一兩年后,花木社區有望成為上海市第一個國際安全社區。
6月21日,上海市安全社區建設推進大會在花木街道舉行,會上提出,到2010年,全市20%的社區要達到市級標準,有20個社區符合國家級標準,有5-6個社區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安全社區標準。
“安全社區”的概念是在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第一屆事故與傷害預防大會上提出來的。當時正式通過的《安全社區宣言》指出,任何人都享有健康和安全的權利。其基本理念是強調針對所有類別的傷害預防,尤其是高危人群、弱勢群體以及高風險環境。強調社區內人人參與預防工作,做到全員、全方位和全過程。國外實踐表明,堅持安全預防,提高居民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可以使社區事故傷害發生率降低30-50%。
目前,花木街道、濰坊街道、新江灣城街道、張江等4個社區已經相繼啟動了安全社區的創建活動。花木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蔣衛中說:“在對比國外實施的安全干預計劃后,我們投資30萬元對幼兒園可能存在的傷害隱患進行了改造。”新江灣城街道則針對轄區內水體面積占到了總面積的8.7%的情況,從溺水傷害預防與控制入手,減少各類傷害。
據悉,上海已將安全社區相關工作列入了上海市安全生產“十一五”規劃。今年,全市還將啟動31個試點社區開展創建活動。
上一篇:江蘇宜興一軋輥廠鋼水溢出傷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