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剛被專家現場考察后評定為“水魔”被降服的宜萬鐵路馬鹿箐隧道,四月十一日再次發生突水事故,五名在該隧道內施工的工人已有四人遇難。對最后一名失蹤人員,搶險指揮部正在組織施工單位和當地民眾,在隧道內及隧道外七公里范圍內進行拉網式搜尋。
十一日下午五時十分左右,位于馬鹿箐隧道進口泄水洞內一施工設備突然倒塌,五名工人進入洞內搶修時,洞內突然發生涌水,十幾萬立方米的瞬間涌水當場造成一人死亡、四人失蹤。十二日上午,又陸續發現三名失蹤人員遺體,至十三日上午仍在尋找另一名失蹤人員。事故發生當天,當地降雨量達六十多毫米。
據了解,宜萬鐵路馬鹿箐隧道曾多次發生透水,甚至八個月里曾五次發生特大透水災害。被稱為是中國鐵路建設史上最大的涌水隧道。二00六年一月的透水事故曾造成十一人失蹤。為徹底解除施工和鐵路建成后運營風險,鐵道部多次組織地質、水利、煤炭、土木工程等各方面專家調查會診,并決定在隧道進口開掘一條專用隧道進行山腹溶腔泄水。
該泄水工程自二00六年八月開始。今年三月三十一日,中鐵十一局在隧道進口約四千七百米的巷道深處進行了最后爆破,使馬鹿箐隧道成功泄洪。四月初,鐵道部有關官員和專家現場考察后評定:該隧道實現了打通特大富水溶腔過水通道的預定目標,施工中隨時可能造成突水突泥災害的“水魔”終于被降服。隧道專家也認為,該隧道的成功泄洪,標志著解決大范圍、高水位、多淤泥溶腔這一世界級重大難題,取得突破性進展。
宜(昌)萬(州)鐵路全長三百七十七公里,是中國沿長江鐵路大通道和滬漢蓉鐵路快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沿線主要是喀斯特地形,計劃于二00九年底全線通車。馬鹿箐隧道全長七千八百七十九米,地處清江源頭地帶,溶腔連通的暗河流域廣、匯水范圍大,是宜萬鐵路八大風險隧道之一。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