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轉型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是省委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針對影響山西科學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最突出的問題確立的活動主題和載體,也是我省確立的推進科學發展的長期戰略任務。一年來,全省上下在推進 “三個發展”上思想統一、意志堅定、力度空前、成效明顯。但總體上看,要走的路子還很長,要做的工作還很多,需要堅持不懈地推進。就安全發展而言,我省作為能源基地和老工業基地,又處于工業化加速推進、安全事故多發易發的時期,矛盾和問題更為突出,需要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大的決心、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大的成效。
實現 “安全發展”,國內外安全生產的實踐表明,關鍵是要在思想上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工作上確立安全第一的準則,在行動上摒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加快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這也正是張寶順書記和王君省長反復強調、囑托和身體力行強力推進的。由此全省形成了前所未有重視安全生產、齊心協力推進安全發展的良好氛圍,取得了安全生產形勢明顯穩定好轉的成績。
對照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總結我省推進安全發展的經驗教訓,我感到,山西要實現安全生產明顯好轉向根本好轉的歷史性跨越,根本的還在于更新觀念、強化領導,整合力量、破解難題,治本清源、夯實基礎,健全制度、依法治安,落實責任、盡其使命,加快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一、堅持安全第一、黨政共抓,夯實安全生產的思想和組織基礎。溫家寶總理前半年在我省考察時反復強調:“必須正確處理保增長與安全生產的關系,任何時候安全生產都是第一位的,在安全生產中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安全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以人為本的基本要義,同時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社會和諧的關鍵因素。科學發展觀的深入貫徹落實,推動了全省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干部群眾科學的安全觀和安全第一的政績觀的樹立,促使各級黨委、政府將安全發展擺上了全局和戰略高度,作為第一位的中心工作來抓。實踐證明,沒有安全第一的思想認識和工作擺位,沒有黨政齊抓共管、部門積極參與、社會各方支持的工作合力,安全生產工作僅靠個別部門的力量是無論如何也抓不好的。今后鞏固安全生產形勢明顯好轉的成果,加快實現全省安全生產形勢的根本好轉,必須進一步在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干部群眾中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的戰略思想,堅定不移地將安全發展擺上各級黨委、政府全局工作的戰略位置,作為第一位的任務,下最大的決心、做最大的努力將其抓好。
二、開展專項整治、破解安全難題,全面提升安全發展水平。針對一個時期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集中組織開展專項整治,是整合各方面資源、破解安全生產難題、全面提升安全發展水平的得力抓手和基本方法,也是在目前環境條件下經常保持安全生產 “高壓態勢”,大力營造有利于加強安全生產的環境氛圍的客觀需要。今年,我們著眼于治大隱患、防大事故和深入扎實推進 “三項行動” (執法、治理、宣教)、 “三項建設”(法制體制機制、安監隊伍、保障能力),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為期一年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這次活動規模空前,涉及省、市、縣、鄉各級和各有關部門;覆蓋面寬,涵蓋了全省各行業、各領域和各級、各類生產經營單位;重點突出,主要是對煤礦、非煤礦山、尾礦庫、化工、道路交通等高危行業的17個領域進行整治;針對性強,對非法違法生產經營的堅決關閉取締,對安全沒有保證的一律停產整頓,對證照齊全、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加強日常監管;組織嚴密,按照宣傳發動,企業自查、縣級政府無一遺漏排查整治,省市縣三級聯動檢查,省、市聯合檢查工作組交叉 “回頭看”檢查四個階段分步推進,目前正處于第三個階段的關鍵時期,對排查的 “三類企業” (關閉取締的、停產停業整頓的、日常監管的)按照分級屬地監管原則實行 “三落實” (將每個企業的監管責任落實到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分管領導、具體監管人員),落實率達到97%以上;成效顯著,截至9月底,全省共關閉取締無證無照企業1.4萬個,停產整頓證照不全和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企業1.6萬個,并對證照齊全的28.7萬個企業加強了安全監管。可以說,今年全省安全生產形勢實現明顯穩定好轉,專項整治在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為確保專項整治順利實施、取得實效,當前要防止松勁厭戰情緒,特別要在深化上下工夫、見實效。深化專項整治責任,切實將每個企業的監管責任、每項重大安全隱患的治理責任和重大危險源的監控責任落實到人頭上;深化對企業的監管措施,通過完善專項整治數據庫、建立安全生產信息網絡,實行對安全監管企業的實時監控;深化檢查督促,采取巡檢、抽檢、互檢等方式掌握情況、發現問題、督促整改、跟蹤落實,并對檢查結果進行通報,對工作差的進行約談、問責。同時,要著眼于繼續引深專項整治,及早謀劃明年的主題、重點,研究方法、措施,及時作出安排部署,以保持工作的連續性和有效性。
三、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安全生產事故表現在生產環節,基礎卻系于產業結構、科技支撐、物質裝備。我省作為能源資源型省份,重大安全隱患主要集中在能源資源開采型企業。不改變這種畸重的產業形態,不改變這些企業多、小、散、亂的產業格局和粗放經營模式,我省在安全生產上永無寧日。今年以來,著眼于從源頭上、根本上解決安全生產基礎不牢、事故多發的問題,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全省上下將加快推進煤炭、非煤礦山資源整合和企業兼并重組,作為實現全省安全發展的基礎工程來抓。煤炭資源整合、兼并重組工作,主體全部到位。通過整合,全省礦井數將由2600處壓減到1053處,平均單井規模提高到110萬噸以上/年,并全部實現機械化開采。非煤礦山整合和尾礦庫關閉,省長專項基金安排1億元,調動市縣、企業投入約2億元,年內非煤礦山企業總數減少1/4,尾礦庫總數壓減一半,煙花爆竹企業則于一季度全部退出生產領域。實踐證明,優化產業結構、夯實安全基礎,是實現安全生產根本好轉的治本之策,要堅定不移、堅持不懈地抓下去。要向結構要安全,繼續按照建立多元、穩固、新興的現代產業體系的要求,對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堅決關閉,對規模較小的生產企業實行兼并重組,對新上項目特別是能源資源型項目要嚴格準入標準;要向科技要安全,加強安全生產技術開發和產品研制,大力推進信息化實時監控設施建設,把安全生產建立在科技保障的堅實基礎上;要向裝備要安全,加快更新企業安全生產裝備和設施,提高企業機械化水平和資本有機構成,有效減少高危行業作業人員,控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