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南京地鐵二號線元通地鐵站隧道底部進行風鎬作業的10名工人,突然出現頭暈缺氧的癥狀,其中2名施工人員發現不對勁后,相繼迅速撤離,并喊其他工友前來救援,在隧道底部施工的8人相繼暈倒昏迷。當他們被救出后,有3人失去心跳,被送到附近的明基醫院搶救。目前,7人已脫離生命危險,3人經過搶救后,恢復心跳,但仍需要靠呼吸機輔助呼吸。醫院診斷他們是氮氣中毒突發急性腦缺氧。
常溫下,輸送液氮的管道結滿厚厚的冰碴。
疑氮氣泄漏造成隧道缺氧
昨天下午3點20分,記者來到位于南京河西大街明基醫院急診中心,這時一樓搶救室的門突然打開,醫護人員用擔架車推出一名工人轉入ICU重癥監護室。“這是最后一個從搶救室出來的,他傷得比較重,送來時失去了心跳,現在被搶救過來了。”一名醫護人員說,送來的人當中,2名輕度昏迷,3名重度昏迷,還有3個已經失去了心跳,好在眾多醫護人員上陣將他們搶救過來了。在重癥監護室門口的走廊上,七八名工人坐在墻角等候,有好幾名工人穿著棉衣棉褲,他們是當時參與搶救突發昏迷的工友的,其中一名身穿棉襖的男青年神色凝重,他是那名最后一個從搶救室出來的男子的兒子,他們父子倆是貴州人,姓趙,父親54歲,父親是第二個被送到醫院搶救的,卻最后一個從搶救室出來。小趙一直緊皺眉頭,沉默不語。問起事發原因,工人們說,懷疑是氮氣泄漏,導致缺氧,因為氮氣無色無味,一旦隧道底部氮氣密度過大,氧氣必然缺少。據介紹,地鐵站底部尚沒有完全澆筑好混凝土,其中有一項重要的作業就是采用液氮冷凍的辦法對土層止水加固。
工人在-25℃的隧道內打洞
一名工人告訴記者,突然腦缺氧的10名工人是11點鐘開始下隧道干活的,他們的主要工作是用風鎬機在隧道內打洞,便于編織鋼筋網澆筑水泥。工人們介紹,液氮是氮的液體狀態,為了防止土層脫落或者防止透水,可用管道輸入液氮進行快速冷凍。隧道底部離地面20多米,隧道溫度控制在零下25℃左右,在里面必須穿棉衣棉鞋。一名工人說,上海的過江隧道也采用過此辦法止水防土層脫落,以前從來沒有出過這樣的事情。“見到父親時,他已經倒在地上,身體很軟很沉,我抱不動,還是工友們幫助一道將他抬出來。”小趙說,事故發生在接近下午1點的時候,當時正在休息的他,聽工友說下面工地出大事了,頓時如遭雷擊,但并沒有猶豫,抓起一件破棉襖,就急忙沖到了事故發生現場,眼前的一切讓小趙驚恐不已,父親早已不省人事。
多虧班長跑出來求救
工人說,隧道內跑出來的工人有一人姓駱,也是當時的帶班班長,駱有經驗,見有人倒下,而且自己也感到明顯的不適,于是趕緊撤出,駱所在的位置離出口也就幾米遠。駱上來后,趕緊喊其他人幫忙下井救人,接著駱再次下井救人,此外還有一名姓吳的師傅,他也是帶班班長。
“要不是駱師傅,恐怕這次在底下施工的其他人要沒了,駱師傅干這一行也有兩三年啦,當時,他突然覺得氣不夠用了,就大喊一聲沖向4米多外的洞口,接著又一名工友緊隨其后爬到了洞口,其余8人很快倒地不起。”一位工人說,駱師傅也快倒下了,跑出去前,用美工刀將一根增壓泵的氣管割斷,伸進洞內補充空氣,一邊歪歪斜斜地跑到洞外喊救命。
由于施工現場氧氣不足,加上施工現場與救人平臺仍有2米多高的落差。面對施工現場已經昏迷的8位工友,趕來的吳姓師傅深吸一口氣鉆進洞內,此時8名工友已經全部深度昏迷,個個身體如同面條,無論如何也扶不住背不起,吳師傅只好趴到洞口吸口氣,帶上繩索再次來到昏迷工友身邊,他將兩人用兩根繩索捆牢,救援平臺上的其他工友合力向上拉出。最后,吳師傅連續三次到洞口換氣,總算將所有昏迷工友救出。在醫院里,面對大家贊揚,吳師傅說:“這算什么,看著自己的工友命都要沒有了,再不去就會愧對良心的。”
21名醫生跑步緊急搶救
昨天下午1點10分左右,這個時間正是很多醫生吃飯午休時間。突然,醫院為處置突發急救而配置的全院呼叫系統緊急響起,5分鐘內,分散在各樓層、各科室的21名醫生,已經跑步集結在一樓的急救室內,護士、麻醉師也從不同崗位趕來。而在急救現場,面對陸續送來的10名事故傷員,醫生和護士以及麻醉師等急救人員分組后,緊急為事故傷員實施心臟復蘇、呼吸道插管等一系列急救措施。直到下午3點25分,在醫院全力搶救下,最后一名情況最為嚴重的病人才被推出急救室。
目前,事故中10名傷者全部進入醫院ICU重癥監護室,其中有7名傷者經醫生救治,病情基本穩定,基本沒了生命危險。還有3名傷者,由于病情比較嚴重,雖經搶救有了自主心跳,但自主呼吸極其微弱,很不穩定,必須靠呼吸機輔助救治。為此,醫院已經加派了人手,對這10名危重病人進行24小時特護。事故原因目前尚沒能得到地鐵施工方說法。醫院的搶救醫療專家表示,目前從病人生理特征表現來初步判斷,應為氮氣中毒引起的急性腦缺氧。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