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幸運和悲劇只是一眨眼的工夫。談及昨日中午12時許,8車連環相撞、兩人死亡的車禍,司機老唐倍感幸運。
老唐說,悲劇發生在鄭少高速南半幅,一輛后八輪貨車超過他的車后,繼續向前沖,撞飛了兩輛車,落下來的車又砸中了另外兩輛轎車。短短十秒內,共有七輛車被撞傷。
現場慘烈
一輛大貨車撞了7輛車
大片的血跡,滿地玻璃碎片,路面上長達幾十米的壓痕,多輛車頭身分家或被撕裂成兩半,還有車輛摞在一起……昨日下午4時許,鄭少高速公路K6+900米處(距離鄭州收費站三四公里,在高速公路南半幅)一片狼藉。
一輛車牌號為遼H4783掛的解放牌后八輪貨車,車頭與車廂分離,車頭斜歪在地,約20米長的車廂則躺在幾米遠處,中間堆放著大量標有“鋁酸鹽水泥”的袋子。旁邊的護欄被撞開了近10米的“口子”。
“這些貨物有70多噸。”一位正在負責清理的工作人員表示,橫在高速路上的車廂和散落的水泥袋,將路堵了個嚴實。
更慘烈的是貨車后的多輛轎車。一輛伊蘭特轎車壓在現代轎車上,現代車受了“滅頂之災”:車頂被壓出一個洞,擋風玻璃碎了,前車引擎蓋和車尾部變形;而上面的伊蘭特轎車引擎蓋也掀開變形。兩車前,大攤鮮紅的血跡觸目驚心。
離這兩車幾米遠的天籟轎車傷得更是觸目驚心,車體被“撕裂”,鐵皮擰巴成條狀。“像是內部發生爆炸才會炸得這么慘。”圍觀的劉姓路人覺得不可思議。另一輛黑色轎車也被撕裂得只剩下一半“身體”。
所幸,隨后的幾輛車“傷勢”較輕:車牌為蘇QN2049大眾轎車,前引擎蓋變形;銀灰色面包車左側有擦傷……
“1、2、3……”記者數后發現,連后八輪貨車在內,共有8輛車“遇難”。
“這是我開車七八年來,見過最慘的車禍。”司機老唐皺著眉頭說道。
事故發生后,該路段被迫關閉。
驚魂十秒
“那些車或飛、或倒”
老唐無疑是幸運的。
老唐是一輛白色小貨車司機,昨日中午12時20分,他載著一車家具,從新密駛上鄭少高速,自西向東行駛。
“一路上車不多,路況很好。”老唐說,約半小時后,他看到前方歪歪斜斜地停著幾輛轎車。老唐的第一想法是“堵車了”。
透過車與車的間隙,老唐說,隱約看到前方設有路障,路上還站著兩人,“好像是在示意車輛靠邊停”。
“這時候施工?得堵一陣子了。”老唐看了看表,中午12時45分。
這時,通過后視鏡,老唐看到,一輛帶有集裝箱的后八輪貨車從他的車旁快速駛過,眨眼工夫,就沖進了前方車輛群。
事后,老唐回憶,大貨車先是與好幾輛車相撞,接著,有兩輛車被撞飛了起來,落下后,又砸上另外兩輛車。
“太慘了,那些車像被保齡球擊中的瓶子一樣或飛、或倒。”老唐說,撞車過程持續了約十秒鐘,大貨車才停下。
人員傷亡
多人受傷,兩人當場死亡
事發時,趙先生的面包車距離老唐的車不到5米,他躲過了大貨車的直接撞擊,但車尾被大車車頭蹭了一下,車身有些傾斜,沒翻。
趙先生說,定了定神,他和老唐先后走下車。眼前的景象只能用“慘”來形容。
“地上好幾攤血,有的人頭都被撞扁了。”他看到,一名老人從一輛黑色車中爬出來,還能走路,全身都在發抖。
老唐來到貨車停車的地方。“貨車里有兩個人,其中一男子是司機,一個像是跟車的,兩人看起來沒啥大礙。”
現場多人撥打110和120。十幾分鐘后,警察和救護車都趕到了。
事后,新密市120值班人員表示,事故中共有8人受傷,7人被送至新密市中醫院,1人送往新密市第一人民醫院。
另據警方介紹,有兩人當場死亡。
最新進展
事發6小時后事故路段恢復通行
截至昨晚8時許,受傷的8個人中,有4人經檢查無大礙后離開。
受傷較重的是李廣超和樊先生。記者看到,李廣超鼻子內插著氧氣管,靜靜躺在病床上,一只眼睛被藥棉遮蓋。病床卡上寫著“雙肺挫傷”。
看著丈夫,愛人賈女士眼圈紅了:“我們是新密市人,只知道今天他出去了。下午兩三點,醫院突然通知我說,他出車禍了。我趕來一看,唉……”
“病人胸部、頭部、肺部有多處損傷,暫未脫離生命危險。”醫生說。
而樊先生仍在急救室內。“還在搶救呢,聽醫生說是胸肌受傷,肋骨斷了幾根。”下午3時許趕到的樊先生親屬說。
此外,還有一位女士頭皮撕脫傷,縫合了幾十針。
昨晚9時許,記者從警方處得知,為了便于處理交通事故,昨日下午2時許,從登封方向駛向鄭州的車輛,從新密東提前分流。昨晚7時,事故路段恢復正常通行。
警方通報
事故原因還在調查中
對于事故原因,現場圍觀者眾說紛紜。
有圍觀者分析,貨車司機開車時走神了,沒來得及剎車,最終連環相撞。
還有人指出,當時鄭少高速公路南半幅上設置有“前方正在施工”的提示牌,有施工人員阻攔車輛,示意等兩分鐘再過,導致大量車輛聚集高速公路,為連環相撞埋下了隱患。
對此,警方表示尚未確定,目前,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警方提醒,在高速公路上行車,為預防交通事故,駕駛員在連續駕駛3個小時以上要強制休息半個小時。此外,不要超速行駛。俗話說,十次事故九次快,高速公路行車,應與前方車輛始終保持100米遠的安全距離,看到前方道路有施工等情況,要減速慢行。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