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人員涉水渡木筏,使被困井下25個多小時的礦工兄弟全部安全升井,創造生命奇跡
“快看,那是你爸爸喲,他獲救了!”
——被困礦工張美元的妻子陳金花
首個升井人
走出井口那一刻,雖然眼睛上蒙著黑眼布,看不到歡騰的人群,但那一刻劉明全心中涌過的是一片暖流:“因為我相信,會有人來救我們的!”
“這是近來最讓人舒心的新聞”
八田煤礦29名被困礦工成功升井后,成千上萬的網民在各大網站發表評論、微博等,熱議此事。
這是近來看到的最讓人舒心的新聞了,贊一個。
——網易“山東臨沂網友”我就是威遠人,感動。家鄉礦工真幸運,感謝政府的積極營救!押W友“146795462”跟著礦長走,閻王不敢瞅。 ——新浪網友“頤韶”
威遠煤礦透水事故救援示意圖
25小時營救全過程
21日上午11時40分,八田煤礦發生透水事故
21日下午,救援工作全面啟動,鋪設管道、抽取漏水
22日9時,救援隊伍首批下井搜救
22日10時30分許,現場傳來消息,井下人員全部活著,共29人!現場一片歡呼聲
22日12時25分,第一個礦工成功救出
22日13時15分,最后8名礦工成功升井。至此,29名被困礦工全部成功升井
“快要出來了!”“快要出來了!”11月22日中午12時20分,在萬眾矚目的礦井口,圍觀的人群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翹首以盼第一名獲救礦工的成功升井。12時25分,一名眼部蒙著厚厚布條、身披一件橘紅色救援服的礦工,在擁簇中緩步移出礦井口。井外,明媚的陽光灑在他的臉龐,頓時,救援現場一片歡聲雷動。
隨著第一名被困礦工劉明全的成功升井,曾建成、潘寶美……截至13時15分,井下被困25小時35分的29名礦工全部獲救,無一傷亡,創造了這起營救礦難事故的生命奇跡。
兩套方案同進行
就在人們歡呼雀躍的16個小時前,11月21日晚9時許,環抱在大山之間的八田煤礦寒風凜冽,刺人肌骨。威遠縣“11•21”搶險救援指揮部內燈火通明,無人入睡。作為負責現場總指揮救援的省安監局、四川煤監局局長林書成和省救援指揮中心副主任侯建明等一群人,一夜無眠,他們經過反復商討和斟酌,終于確定了搶險救援的兩套實施方案:排水救人或打通一條躲避逃生通道。
就在排水作業緊張有序地進行中,另一套救援方案也在緊鑼密鼓地實施當中——在滲漏的老八田礦井里,一支特殊的救援隊伍正在開拔,他們從老礦井的巷道進入,試圖打通一條迅速接近被困礦工們的躲避逃生通道。“我們嘗試著摸索前進,在老礦井內跋涉了500多米,無奈礦內垮塌嚴重、通風條件很差,就連腳下齊腿深的淤泥也在和我們
‘作對’,最后只能放棄這一救援方案!币幻麉⑴c救援的人員向華西都市報記者透露,正是第二套救援方案的失敗,更堅定了指揮部排水救人的第一策略。
連續抽水現生機
22日凌晨2時30分,第一臺大功率抽水泵開始工作,一下子把排
水量提高到300立方米/小時,井下礦工們生還的曙光初現。22日上午8時30分,第二臺潛水泵開始協同“作戰”,總計排水量一下子達到驚人的500立方米/小時。
內江威遠礦山救護隊老隊員曾長生在礦井口駐守了一天一夜,雖然神情疲倦、眼睛熬紅,可老曾仍堅守在崗位,通過一臺無線通話器與井下救援人員保持著密切聯系,維系著這條“生命熱線”的暢通。
老曾寫下的水位記錄情況密密麻麻:“22日凌晨1:30,水位增加0.5厘米,凌晨2:00,水位下降7厘米;凌晨2:06,水位下降10厘米……”曾長生說,每隔一段時間,礦井下監測的水位數據會反饋到地面,在抽水泵的連續工作下,平均每10分鐘水位下降1厘米,截至上午12時01分,水位累計下降了96厘米。隨著時間的推移,該水位呈直線下降趨勢。
隨著水位的持續下降,22日上午9時30分,內江應急救援隊的10名搶險救援人員深入井下,開展救援工作。10時28分,從井下傳來的消息令人振奮:水位已經低于礦井巷道。
最后60米深水溝
曾長生說,10時23分,搜救人員終于在井下找到一名叫彭濤的礦工,他向地面報告說:井下被困人員共有29名(此前報道28人被困,是因副礦長程榮輝清點人數時漏掉自己,造成“誤會”)!奥牭竭@一令人興奮的消息,我簡直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連續向井下確認了3次,這才放心地將這一‘爆炸性’的消息向指揮部報告,歡呼聲立即響徹了礦山內外。”
10時50分,在指揮部的安排下,鄧彬等營救人員把第一批礦泉水、毛巾、牛奶等物品送下井!拔覀兣c礦工們僅隔一條約60米的積水深溝,可以通過喊話和電筒光與他們交流!编嚤虻脑捵屩笓]部人員為之振奮。
11時55分,華西都市報記者發現,幾批營救人員陸續把3張自制的木架子送下井口,一詢問才知道,考慮到井下被困人員長時間受寒挨餓,身體比較虛弱,若直接涉水出井恐有不測,故臨時找來這些木架子充當木筏子,在水面上漂流載人脫險。
涉水送進木筏子
救護第一批被困礦工安全升井后,內江礦山救護隊員黃俊雖然全身濕轆轆的,赤腳還沾滿了淤泥,可他滿臉掩飾不住成功救人的興奮勁兒。黃俊和李先俊等10名救援人員首批下到井下救人升井,漆黑的礦道內陰森可怕,他們僅靠頭盔上那盞明亮的探照燈指引方向!拔覀5人一組,分兩組達到指定的120米救援位置。眼前,礦道凹槽內的積水已‘縮短’到20米的距離,水位可淹到胸口位置,我們可以輕松地隔水與對面的礦工喊話!秉S俊和其他4人為先遣組,深吸一口氣,腳下踩著水里濕滑的淤泥,憋足了一口氣潛水通過淹沒區,安全抵達礦工們所在的南支巷斜坡位置,“這里地勢較高,水淹不到,礦工們集中在這里比較安全,但他們饑寒交迫,身體比較虛弱!币桓执蟮南腊踩K連通了凹槽積水的兩端,3個備好的“木筏子”早就漂移過來,“慢慢來,不要慌!”劉明全等首批5名礦工“坐”上木筏子,在營救人員的牽引和扶持下,緩慢地通過安全繩抵達對岸。見礦工們有的衣服濕透,龔先華等營救人員干脆脫下自己的上衣披在他們身上御寒,或抱或扶地把這些礦工引向礦井口的“光明”。
一小時救出29人
12時20分,指揮部下達最后營救命令,擔架、棉被、救護隊等立即在礦井口待命:首批5名礦工升井開始。
5分鐘的漫長等待,讓礦井口的眾多營救人員、礦工家屬,以及長槍短炮的媒體記者們望眼欲穿!俺鰜砹!”第一名升井礦工劉明全在礦山救護隊員范建國、龔先華等人的攙扶下,緩步挪出了礦井口。
“快看,那是你爸爸喲,他獲救了!”中午13時,當看到丈夫張美元在救援人員的攙扶下從礦井內蹣跚而出的時候,妻子陳金花喜極而泣,她拉著剛從成都打工趕回家的兒女激動地連連擺手,雖然丈夫眼蒙著布看不到,但她熟悉的聲音讓丈夫的心也溫暖起來。
13時15分,最后一批8名被困人員全部被安全救出,包括1名被困的副礦長和1名總工程師最后升井。
隨后,這些礦工經現場的省、市、縣醫院的醫療專家初步檢查會診后,送到威遠縣人民醫院等醫療機構留院觀察。據威遠縣人民醫院副院長肖永輝介紹,“經過評估,這些礦工絕大多數的生命體征都比較正常,無危重病人,樂觀估計經過常規治療和心理輔導,一周左右就可以出院了!
獲救礦工已能行走一周內可出院
昨晚10點,華西都市報記者在威遠縣人民醫院看到,29名獲救礦工恢復情況很好,大部分獲救者已能獨立行走。據醫生介紹,獲救礦工一周之內即可出院。
晚上10點,54歲的礦工周漢章躺在病床上,和他的女婿肖龍清聊天。周漢章已經去掉了鼻子上的氧氣管!艾F在基本上恢復了,也能下地走路,只是走路時頭還是有點暈。”他說。
晚飯時,周漢章只吃了一碗米飯,這只是他平時食量的三分之一!翱赡苓要一段時間,才能完全恢復。”
56歲的礦工胡文玉則從床上坐了起來,他穿上拖鞋,走出病房,自己去衛生間上了個廁所。“恢復得還可以,走路已經沒有問題了,只是頭還稍微有點暈。”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鄭州自來水管道嚴重爆裂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