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又有3人被拘 市紀委監察局已介入調查 建業大廈加固還是拆除尚無定論 大火三天過后,高達二十五層的建業大廈目前結構是否安全,大樓今后又將何去何從,成為不少周邊居民關注的最新焦點問題。記者昨日從廣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
昨又有3人被拘 市紀委監察局已介入調查 建業大廈加固還是拆除尚無定論
大火三天過后,高達二十五層的建業大廈目前結構是否安全,大樓今后又將何去何從,成為不少周邊居民關注的最新焦點問題。記者昨日從廣州市國土房管局了解到,由于目前建業大廈的火情尚未穩定,所以房屋安全鑒定部門還未介入到大廈的鑒定之中。
另據相關部門透露,截至昨日,建業大廈火災事故又有3人被拘。目前,廣州市紀委監察局已迅速成立監管責任追究調查小組,相關調查工作正有序開展。
通過肉眼難判斷建業大廈受損程度
記者昨日在起義路上看到,整棟建業大廈在燃燒后外墻一片漆黑,部分窗戶已完全燒毀,裸露出框架。大風一刮起,大樓內便有金屬撞擊的聲音,也有黑色的碎屑從窗內向外四散而出。在鐵馬扎成的封鎖線外,大量圍觀的市民紛紛拿著手機在拍照,也有不少人在討論建業大廈今后的命運。“這次大火主要是往上燒,地基沒有問題,大廈應該不會倒吧。”
“通過外觀其實很難看出大樓的結構是否安全,像建業大廈這樣即使鋼筋燒紅了也要通過專業的鑒定手段判斷。”廣州合正房屋鑒定有限公司負責人湛女士表示,建筑構件的碳化程度是火災房鑒定的重要條件,即使房屋的部分構件被燒得厲害,如果沒有坍塌的可能性,經過鑒定過后仍然有可能通過加固等方式維持安全。“當然如果建筑已經沒有維修的價值,也有可能通過拆除的方式解決。”
廣東保順房屋鑒定有限公司負責人江先生則介紹,火災對建筑的損毀程度,絕非肉眼可以判斷,需要專業的鑒定機構通過儀器和專業的技術手段,對可燃物、火場溫度分布等要素進行分析過后,才能決定建筑是需要加固還是拆除。“如果現場還有危險的建筑,可以通過臨時支撐的措施維持,再及時進行鑒定。”
業內人士:建業大廈若純機械拆除要半年
記者了解到,對危險房屋一般通過專業手段可以界定為非危險房屋、危險點房、局部危險房、整幢危險房四個等級,發生過火災、地震等災害的建筑在災后一般都會進行房屋安全鑒定,只有達到整幢危險房的程度,才有可能需要拆除。
“拆除一般有人工、機械和爆破三種拆除方式。”廣東省爆破工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李先生向記者表示,如果選擇純機械拆除,像建業大廈這樣的大樓,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如果是高樓爆破,則可以根據不同的周邊情況,選擇原地爆破坍塌或者分段爆破等技術手段。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大廈的損毀實際情況和樓房結構,制定科學的爆破方案,在大廈的主要建筑節點內埋設炸藥,快的話頃刻之間就可以讓大廈化整為零。
不過他也表示,工程無法完工的爛尾樓和違章建筑選擇爆破方式會較多,像建業大廈雖然也是爛尾樓,但實際已投入使用,由于牽涉到業主和租戶的種種切身權益,所以在實際操作中極少選擇拆除甚至爆破的方式“解決”。
廣東省爆破工程有限公司是國內第一家專業爆破公司,該公司相關負責人李先生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如果建業大廈一旦確定結構不安全需要拆除,由于離民居太近,不一定會采取爆破的方式。而從國內外的經驗看,大火過后的大樓少有拆除,像2010年11月發生在上海的一幢高樓著火,當時火勢也非常猛烈,最后也沒有拆除收場。
結構專家:燃燒超兩個鐘 建筑物承重有影響
建業大廈的這場火,對附近民居有無具體影響,自身又會受到什么程度的損傷?昨天,華南理工大學建筑特種工程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結構工程專家黃工說,一周可以得出大廈是否存在坍塌危險的結論。
起義路的群眾最關心的是,建業大廈會不會有坍塌危險?多久能給出具體判斷?
黃工說,對建筑主體結構的安全性做出判斷,主要是要看其承重結構受損的程度。建業大廈燃燒時間比較長,對樓面結構,即梁板等結構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對柱子或者其他豎向承重構件,也造成了損傷。鑒定部門可以先做一個初步的火災后建筑結構鑒定,主要從構件外表檢查其受損的程度,依據鑒定標準初步評定結構的安全性,進而判斷樓房坍塌的可能性。如果需要考慮火災后的加固工作,則應再進一步做一個全面詳細的火災后建筑結構鑒定。
黃工說,鋼筋混凝土建筑物有一個設計耐火標準,但只要燃燒超過兩個多小時,就可能使承重構件受到損傷,需要進行火災后建筑結構鑒定。初步鑒定可以判斷出建筑物是否有坍塌危險。建業大廈的安全性初步結論多久可以出來?他說,委托專業的鑒定單位,估計一個星期就可以出結果,快的話三天就可以了。
惠福路、起義路的居民也擔心,十幾個小時的大火,會不會令建業大廈周邊民居受損。黃工說,可以先檢查周邊建筑物有無受到燒傷的跡象,如有則需要做進一步鑒定,如果沒有就不需要。
如何判斷會否“燒傷”?他說,可以看外墻的門窗有沒有被燒損以至變形,外墻墻面有沒有被明顯燒損。如果沒有,就不必緊張。
德寶廣場正洗外墻住戶已回歸
而記者昨日也分別走訪了近期因為“住改倉”原因曾經發生過大火的部分樓宇,發現這些大樓的業主都已經紛紛回歸入住。
今年10月25日,一德路德寶廣場5樓一塑料制品倉庫發生大火,樓上上千住戶疏散。昨天,記者再次來到事發現場,只見1至5樓的商用部分烏燈黑火,大廈物管表示大火之后都沒有營業了。大樓西側和北側的外墻被施工棚架圍起,告示稱正進行外墻清洗。
而6到25樓的住戶已重返家中。7樓住戶鄭先生說,大火熏黑了西北側的墻面,這段時間搭棚施工就是要洗去污痕。記者從鄭先生家中的窗戶見到,部分外墻瓷磚被敲落,將重新鋪設。住在603的一位婆婆告訴記者,她家距起火現場最近,大火和濃煙導致她家四壁漆黑,最近才粉刷完重新入住。
大樓內外均被大火波及,樓宇結構可有損傷?鄭先生表示不大放心,但事發后樓下張貼過一份房屋鑒定書,確認為安全,“上面有多位專家簽字”。物管工作人員黃先生說,鑒定由專業部門進行,并非物業方面聯系。
光復大廈正常使用 起火點恢復居住
去年光復大廈一場大火燒足四小時,13樓和14樓之間的樓板燒穿,外墻熏黑。昨日記者回訪,大廈的外墻也已經基本恢復原貌,僅有一些墻皮剝落的痕跡。13樓樓梯間的墻壁一片漆黑,和12樓形成強烈反差。16樓一不便具名的住戶告訴記者,物管公司對燒過的大樓并沒進行處理。
記者在起火單位1302反復拍門,均無人回應,但從走廊觀察其防盜門和木門,和其他正常居住的單位無異。住在1304的一位先生告訴記者,1302房經過修復,早就恢復居住,這一說法也得到大廈物管工作人員的確認。物管處的工作人員說,1302和1402之間的天花燒塌之后,已經重新補建。“事發后,住戶請政府部門進行過房屋鑒定,結果顯示為安全,我們都看過報告。”
然而,樓上的街坊依然難除憂慮。16樓一位不便具名的住戶指著自家陽臺被熏黑的欄桿說:“為14樓的住戶感到擔心,當時整個樓板都掉下去了,不知道住戶自行復建能否達到原來的結構強度。不過,既然現在已經出了房屋鑒定書,我們也不好再說什么。”
一棟大廈從施工到投入所需程序?
—施工前:環保部門進行環保測評;規劃部門核發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許可證;國土部門核發國土證、用地合同、用地批準書等;建委核發施工證。
—期間:通過公安部門審批門牌,經過民政局審批地名、項目名,經測繪院進行房屋預測繪。
—竣工后:國土局核發預售證;水務部門進行水資源審批;電力部門進行用電審批;消防部門進行消防審批;人防辦進行人防工程審批;稅務部門進行國稅、地稅稅務登記。
問題出在哪個環節?
再三追問
昨日,記者采訪某開發商內部員工,大致梳理一棟大廈從無到有需要的手續,或有所缺,但將每個步驟都羅列出來,爛尾十幾年仍然在使用的建業大廈,或許問題就出現在其中的某個環節。
建業大廈在竣工交樓之前程序斷裂并爛尾,但此后得以繼續在外墻裝修玻璃,并和其他大廈一樣正常運行多年,其間大廈內用電、用水等一系列硬件正常。或許,問題就出在程序斷裂之后的諸多環節之中。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