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正值春夏交替,天氣日漸炎熱,將進入海南省溺水事故的高發期。為進一步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溺水工作,切實降低溺水事故發生率,21日省教育廳要求,全省教育系統要開展學生上下學路途和經常活動區域及周邊安全隱患的排查,加強對在建工地、人工開挖或自然形成水潭周邊的隱患排查,加強對水庫的管理。
在危險路段及水域設置安全警示標牌,設立安全隔離帶、防護欄,做到隱患及時發現、及時消除。同時,各地要動員鄉鎮、村(居)委會對學生經常嬉水、游泳的重點區域落實專人或組織志愿者、退休人員等進行巡查和勸阻。
每一所中小學校要召開一次預防溺水專題家長會,向家長宣傳防溺水知識,告知家長要承擔起學生在校外的監管看護責任,確保將教育部《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發放到每一位家長手中,要求家長在回執上簽字,學校統一回收保管。
同時,學校要上好一堂防溺水的安全教育課,通過真實的案例,警示學生主動遠離危險水域。各中小學校還要通過黑板報、宣傳欄、掛圖、宣傳展板、學校網站等各種方式宣傳防溺水知識。
并要定期通過手機短信等形式向家長發布預防孩子溺水事故發生的警示短信;各市縣(單位)教育行政部門要協調當地有關部門在廣播、電視上滾動播放預防溺水的公益廣告、字幕等,提醒廣大中小學生及其家長注意游泳玩水安全。
據了解,今年3月30日,儋州那大六小和群英學校分別發生1起學生溺水事故,造成2名學生死亡;4月1日,保亭新星慈航小學發生1起學生溺水身亡事故。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