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4時許,省道206線永春縣石鼓鎮鳳美村路段下雨路滑,一輛從德化開往泉州的車牌為閩CY5533的24座客車,疑因躲避相向行駛的小車,急剎后控制不穩,搖擺行駛了約100米后,直沖下路旁落差約10米的水稻田,駕駛員肖某當場死亡,車上10名乘客和1名售票員均受傷,入住永春縣醫院。
事發后,熱心村民和消防、民警等人不顧雨水污泥進行救援,最早參與救人的獨臂村民陳蘭興救出了3名受傷乘客。
直擊
疑因躲避小車 客車急剎失控墜田
昨日下午,記者趕到事發地點,事故車輛已被吊走,不過在稻田中清晰可見一直徑約3米的大坑,據目擊者稱,這是客車車頭直插稻田后留下的。在離事故地點約100米的路面上,有一個約40度的急轉彎,急轉下來就是一條約30度的下坡路段。
村民陳蘭興當時就坐在馬路另一邊的家門口,目睹了事發全過程。他說當時下著大雨,客車從轉彎處出來時車速約50公里/小時,但已見客車有剎車跡象。“司機一剎車車就往路中間偏,剛好這時一輛小車迎面開來,可能是為了躲避小車,客車又往稻田一邊偏了。”陳蘭興說,此后客車便開始搖搖晃晃,控制不住,繼續行駛約100米后,便沖下田里。
陳蘭興急忙跑過去,剛好看見車頭直插進稻田的客車傾倒下來,于是他趕緊喊家住隔壁的弟妹報警,自己先沖下農田去救人。
客車墜下農田,眾人雨中救援。
事發現場示意圖
泥水倒灌車內 駕駛員被甩出車外
當55歲的陳蘭興拿著鐵棍靠近客車時,他被眼前的慘狀驚呆了。客車的擋風玻璃已破,稻田的泥土和田水倒灌進車廂里。為了防止救人時水再倒灌,有的受傷乘客可能溺水,他先用鐵棍將田埂打壞,把田里的水排出去。
從擋風玻璃處進入車廂內時,陳蘭興發現駕駛員已被甩出車外,車門壓著他,讓他不能動彈,整個人幾乎被泥土和田水淹沒。不遠處女售票員也只露出嘴巴和鼻子,身上全是泥土。而一名女乘客壓在她身上,這名女乘客的左手不能動彈,一只腳被鋁合金窗部件壓著,已不能說話。
“車身尾部也有一個女的,40多歲,也像是被甩出車外,一只腳被車體壓著,不能動。”陳蘭興說,當時車上較為混亂,有幾名傷勢較輕的乘客自己爬了出來。車內有兩位老人,但不見有小孩。
救援
村民雨中施救 獨臂漢子救出3人
目擊整個事發過程的村民陳蘭興,也是第一個下去救人的熱心村民。
記者看到全身沾滿泥巴的他,其實只有一只手。20多年前,他還是一個小伙子時,他的右手在石窟中被石頭砸斷了。
盡管如此,昨日他仍用左手救起了3個受傷乘客。由于獨自一人無力救援司機,他一直表示遺憾。“司機當時被壓在車門底下,整個臉都在泥土里,傷情應該是最重的,但我一個人實在沒法救他。”陳蘭興說。
沒辦法,他只能聞聲先救售票員和壓在她身上的女乘客,將壓在女乘客身上的鋁合金窗部件搬走后,陳蘭興盡力扶起她并將她送出車外。
“回頭趕緊去救售票員,她的眼睛被泥土蓋著,還好鼻子和嘴巴露出來,不然可能會窒息。”陳蘭興說。
此時,另一名熱心村民陳清海也趕來了,兩人合力救起了售票員和被甩出車尾部的一名女士。
30名消防增援 駕駛員現場死亡
隨后不久,消防及警察趕到現場加入救援。30名消防人員兵分兩路分別從前后擋風玻璃處進入車內,發現還有四名被困乘客。消防人員先清理車內的破碎部件,很快救出第一名被困男子;最后一名被困男子胸前掛著一個挎包,躺在水稻田中,被車窗的橫桿壓住,動彈不得,不過也很快被救出。
最后當消防人員將車頭翹起,抬出駕駛員時,駕駛員光著背,已經停止呼吸。
據永春交警介紹,駕駛員姓肖,今年41歲,系德化水口鎮湖坂村人,準駕A1A2,其審驗有效期至2014年9月27日。
乘客講述
坐前排目睹“飛車” 安全帶保命
事故中駕駛員當場死亡,車上11名乘客均不同程度受傷,被送往永春縣醫院,其中一人重傷,安排在重癥監護室。
在永春縣醫院外科的病床上,記者見到惠安人柳先生。真是不幸中的萬幸,坐在副駕駛位置的他,因系著安全帶,所以傷勢并不重。
柳先生是做業務的,昨日下午3時許,他從德化車站坐車準備回泉州市區。車輛駛過急彎后,就開始呈“S”型行駛。“司機剎車了,但可能是路滑,沒能控制住方向盤,所以一直彎來彎去。”柳先生說,坐在副駕駛座的他親眼目睹車輛從路上沖下田里的情景。
“真的是直插下去,嚇死人了。還好我綁著安全帶,要不然恐怕也沒命了。”他感嘆道。
50歲的陳先生是永春岵山人,當時坐在左側靠后的位置。他說車翻下去后,泥土和田水馬上涌進來,弄得他全身都是。“嘴巴、鼻子都被蓋住了,我用力呼了一口氣,才把鼻子的土呼出去,不然就悶死了。”陳先生感嘆,當時實在危險。
立刻調查
下坡無防護欄 已發生三起事故
在事發稻田的旁邊,有一間一層的老式瓦房。84歲的蘇老伯當時就在屋外,拄著拐杖的他,一只手直抖。說起剛剛發生的事故,他說“被嚇死了”,并直言“這已不是這里發生的第一起事故了。”
蘇老伯的女兒蘇女士告訴記者,約三年來,這個路段至少已發生3起車輛翻下稻田的事故。“有一次就翻倒在我家老瓦房的后面,差一點就砸到我們的老房子了。”蘇女士說,他們家庭困難,一家四口在這里住了好多年了,實在擔心哪天飛來橫禍,砸壞他們唯一的房子。
一些村民表示,此路段為省道線,常有客車、掛車及大型貨車經過,前有急彎,又正處下坡路段,事故高發,因此建議在該路段設立安全防護欄。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