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年共召開4次“打非治違”專項會議,通過計劃——部署——檢查——指導模式,對41個區縣(含重慶北部新區、經開區)實施“打非治違”督查全履蓋,每月督查5個區縣,對重點區縣進行深入調研,查找傾向性的問題,及時制訂新措施,窮追猛打,嚴肅查處。“打非”辦直接查處15起違法生產經營案件,查處了兩家企業違法生產問題,對煙花爆竹企業起到了警示作用。全市共查處非法生產51起,非法銷售1020起,非法儲存620起,非法運輸301起,非法生產煙花爆竹原材料煙火藥5200公斤、硫磺300公斤、鋁粉140 公斤、氯酸鉀4000公斤,各種煙花爆竹成品(半成品)約58834件,生產工具52套,拘留168人,刑拘14人,判刑11人,警告教育1706人次。通過“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了非法氣焰,消除了大量事故隱患,首次實現了無非法生產死亡事故目標。
區縣動態
重慶永川區全面落實安全生產“1333”工程建設
2012年重慶永川區全面落實安全生產“1333”工程建設,即圍繞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建設安全保障型城市這一總目標,強化“三項責任”(政府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社會參與責任),突出“三個建設(四大行動長效機制建設、安全標準化建設、安全社區建設),提升“三大能力”(依法治安能力、科技強安能力、應急保安能力),有效減少了一般事故,防控較大事故,杜絕重特大事故,事故死亡人數下降2%以上,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更加安全和諧的社會環境。
提升政府安全監管能力。建立區、鎮街、村居三級安全監管體系,提升安全監管隊伍綜合素質。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繼續實施企業安全等級動態監管,實行分類指導,督促整改提升。全面落實企業安全承諾制,健全激勵約束和“黑名單”制度等。深入開展安全知識“十進”和安全社區創建活動,加強社會公眾安全文化建設。規范鎮(街道)安全生產委托執法,深化安全生產“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安全生產領域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大力推廣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煤礦、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建筑施工、特種設備、農業機械、漁業船舶等重點行業(領域)先進實用技術。健全安全投入保障體系,完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目標任務考核。
重慶南岸區堅持“四個健全”、“三個嚴格”強化安監執法
2012年,重慶南岸區安監局以“四個健全”和“兩個嚴格”,切實加大對安全生產事故的問責力度,榮獲全區2012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分工責任制優良獎。
“四個健全”:一是健全了黨風廉政機制。制定了安全生產領域黨風廉政建設分工責任制工作方案,建立了由分管區長任組長的黨風廉政機構,進一步強化安監系統黨風廉政建設。二是健全了委托執法機制。實施了14個街鎮、茶園新城區管委會、經開區安辦的委托簡易執法,進一步強化基層安監執法。三是健全了指導培訓機制。開展了全區相關行業、各街鎮及經濟板塊的安監干部專項培訓,進一步規范安監執法。四是健全了綜合督查機制。開展了54個安全生產目標考核責任單位的綜合督查,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三個嚴格”:一是嚴格事故查處。嚴格按照安全生產有關法律法規,加大對事故責任人及事故責任單位的處罰力度。2012年共罰款236萬元,行政處罰48個事故責任單位及責任人,均無一例行政訴訟和行政復議,實現了執行率、入庫率、群眾滿意率“三個100%”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群眾投訴“三個零”的工作目標。二是嚴格事故整改。對所有事故責任單位,進行限期停工整改的行政處罰,且必須在整改期滿通過復查驗收合格,才能恢復生產經營。三是嚴格責任追究。2012年,全區共處理事故責任人27人,其中撤職18人,開除15人,罰款19.5萬元。
重慶云陽縣實施“11134”工程提升本質安全
2013年,重慶云陽縣安全生產工作將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為抓手,以實施“11134”工程(即圍繞一個目標,夯實一個基礎,構建一個格局,提升三大能力,建設四大體系)為重點,確保全縣安全生產形勢特續穩定好轉。
圍繞一個目標。就是以防控較大以上事故,減少一般事故,杜絕重特大事故,促進企業主體責任更加落實,安全監管能力明顯提升,職業健康工作有效推進,安全文化氛圍更加濃厚,實現安全生產持續好轉的總體目標。夯實一個基礎。按照建設全國安全保障型示范縣總體要求,不斷改善安全狀況,進一步夯實安全生產基層基礎。構建一個格局。不斷創新體制機制,構建起“黨政齊抓共管,城鄉統籌推進”的安全生產新格局。
提升三大能力。落實安全監管職責,加強安全監管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政府安全監管能力。深化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全面提升企業管理能力。筑牢基層安全文化陣地,加強社會宣傳和輿論監督,全面提升社會公眾參與能力。
建設四大體系。嚴格依法監督安全生產和事故問責,建設安全生產法治體系。實施“科技興安”,建設安全科技應用支撐體系。繼續將安全生產專項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實施安;雍惋L險抵押金制度,健全安全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完善應急演練工作制度,開展形式多樣的應急演練,全面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