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制煙行業職業危害現狀,加強行業勞動衛生管理,控制職業病的發生,2002年6月對玉溪紅塔煙草集團有限公司長春卷煙廠新建制絲車間進行了勞動衛生調查。
1材料與方法
1.1測定項目和方法 生產環境噪聲測定使用國產ND一2型精密聲級計及倍頻程濾波器,按《工業企業噪聲檢測規范》要求監測;車間粉塵濃度測定使用FC一2型粉塵采樣器,濾膜重量法;生產環境溫度測定使用86—201型干濕溫度計,按《吉林省工業勞動衛生監測規范》進行,選擇有代表性的作業點,連續三次定點監測。
1.2評價標準依據 《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工業企業噪聲衛生標準》、《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評價。
2結果
2.1一般情況 玉溪紅塔煙草集團有限公司長春卷煙廠,位于長春市二道區吉林大街77號,主要生產車間有七個,主要產品有黃盒人參煙、紅盒人參煙、萬花煙、迎春煙、吉星煙等。新建制絲車間位于廠區西部,占地面積31395平方米,引進了真空回潮機、打葉生產線、白肋煙處理線、對葉絲線、梗絲線設備進行了改造。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新制絲車間現有職工198人,8小時工作制,二班生產。車間內有通風除塵系統,部分上崗工人戴防塵口罩,但不佩帶耳塞或防音耳罩。
2.2生產工藝流程(略)
2.3監測結果 新制絲車間粉塵濃度(表1);噪聲測定結果(表2);溫度測定結果(表3)。
3討論
3.1粉塵 國家規定生產環境中煙草塵的衛生標準為3mg/m3。本次共測定粉塵作業點38個(次),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22個(次),合格率為57.89%,其中真空回潮機上料口、切尖解把機、第二潤葉機、切絲機、加香機三次監測粉塵濃度均超過國家標準:真空回潮機上料口粉塵濃度最高,8~11mg/m3,平均超過國家衛生標準2.17倍;喂料機、切絲機、加香機第一次粉塵濃度是在清掃煙草時測定的,均高于其他兩次粉塵濃度,說明煙草清掃時二次揚塵現象嚴重,應引起重視。制絲車間雖然有通風防塵設施,但因其有局限性和工人操作時隨意性較大,部分操作崗位粉塵濃度仍較高,因此必須指定嚴格的操作規程及制度,加強作業工人的防塵知識教育,上崗工人必須采取有效的個體防護,減少粉塵對工人的危害。
煙草塵屬于有機塵,長春市目前為止無煙草塵肺發生。國內有人報道,煙草粉塵可使工人肺功能發生持久性改變,煙草中的煙焦油,尼古丁等化學成分對呼吸系統有一定危害,煙草粉塵除能引起肺內改變外,還可使工人慢性鼻咽疾息的發生率增高。
3.2噪聲 制絲車間各操作崗位均存在噪聲危害,噪聲主要來源于各種機器及提升運輸帶等的運轉。調查共測定噪聲47個點(次),合格點10個(次),合格率為21.28%,頻譜特性多為低中頻,其中第一潤葉機、第二潤葉機、打葉機、潤梗機、膨化機噪聲強度在90dB(A)以上,由于多數生產崗位工人必須在機旁操作,暴露于噪聲環境,因此必須采取合理的個人防護,配戴耳塞、耳罩,增設隔音的工人休息室,以減少噪聲性耳聾的發生。
3.3溫度 車間的中部溫度較高,第一潤葉機和儀表前溫度在32~35℃之間,因此在夏季高溫季節應加強風散熱,保證鹽汽水的供應,防止中暑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