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日上午9時10分,四川樂山市沐川縣一煤礦發生一起較大瓦斯煤塵燃燒事故,造成該作業點6名工人死亡,死者中年齡最大的44歲,最小的32歲。據了解,事發的宇業煤礦位于樂山市沐川縣高筍鄉,該礦年生產能力6萬噸,證照齊全。
粉塵:生產安全、職工健康的殺手
引發樂山煤礦爆炸的罪魁禍首就是煤塵,即細微顆粒的煤炭粉塵,與瓦斯、火、水、頂板并稱為礦山五大自然災害,一方面會引起礦工的煤肺病;另一方面,當煤塵濃度和氧氣濃度達到一定界限并有明火時可發生煤塵爆炸,其危害性十分巨大。
煤塵是粉塵的一種。說到粉塵,人們大概都略知一二。粉塵是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微粒,因機械過程(破碎、篩分、運輸等)而產生的微細粒子,能在氣體中分散(懸浮)一定時間的固體粒子,稱為粉塵。粉塵的粒徑范圍很廣,由細至1/10微米到數百微米。習慣上對粉塵有許多名稱,如灰塵、塵埃、煙塵、礦塵、砂塵、粉末等,這些名詞并沒有明顯的界限。國際上將粒徑小于75微米的固體懸浮物定義為粉塵。大氣中過多或過少的粉塵將對我們的環境產生災難性的影響。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生產性粉塵可能會誘發事故,也是人類健康的天敵,會誘發多種疾病。
粉塵存在于很多行業和領域。煤礦、冶金行業、生產制造行業(如紡織、木材加工)等粉塵危害比較嚴重。
對煤礦來講,空氣中積聚的煤塵容易引起爆炸。在其他行業,粉塵也是影響生產安全的禍首。粉塵積聚具有降低產品質量、加速生產設備老化等負作用。
對職工來說,粉塵的危害顯現在對身體健康的侵害上。長期生活在粉塵濃度高的環境中,呼吸系統發病率增高。特別是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如氣管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肺心病等發病率顯著增高,且又可促進這些病人病情惡化,提前死亡。
一些化學物可附載于粉塵,隨呼吸進入人體成為肺癌的致病因子。許多重金屬如鐵、鈹、鋁等的化合物附著在顆粒表面上,也可對人體造成危害。在作業環境中長期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粉塵,可以使人得矽肺病。這類疾病往往發生于翻砂、水泥、煤礦開鑿等工作中。
加快制定有關粉塵相應標準
目前我國為降低粉塵危害,施行了一系列標準以保證生產安全和職工生命健康安全以及環境衛生。《糧食加工、儲運系統粉塵防爆安全規程》、《港口散糧裝卸系統粉塵防爆安全規程》、《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用收塵器防爆導則》、《煙草加工系統粉塵防爆安全規程》、《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可燃性粉塵環境用電氣設備》等都在此列。而粉塵相關標準的更新和完善,也有利于對粉塵危害的減少和防護。
企業采取措施減少粉塵傷害
對企業來說,一般都會制定相應的措施來減少粉塵,保障職工的生命健康安全。拿煤礦來說,防止與隔絕煤塵爆炸的措施有以下幾點。如消除井下引爆火源。引起煤塵爆炸的井下火源主要有:放炮時產生的火焰;電器火源;機械摩擦產生的火源;瓦斯爆炸和自燃發火產生的火源等。
第二種方式是消除落塵。在煤礦生產過程中會有大量礦塵產生。如果不及時把這些落塵清除掉,一旦發生沖擊,這些煤塵會重新飛揚到空氣中,造成隱患。所以,要及時沖洗和清掃落塵。沖洗或清掃下來的煤塵要及時運上井,否則,水會蒸發,落塵仍有重新飛揚的可能。井下最易沉積煤塵的地方是采掘工作面的回風道、輸送機道、溜煤眼、貯煤井上下口、運輸轉載點等處。
還有一種措施為隔爆措施,即為了限制煤塵爆炸范圍擴大,必須采取隔絕煤塵爆炸的措施,主要采用水棚、巖粉棚、撤布者粉、噴霧灑水等措施。
新科技應用功不可沒
減少粉塵危害,也需要新科學技術的幫助。舉例來說,二惡英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過的最具致癌潛力的物質,對環境和人類危害極大,必須高度重視其防治問題。冶金工業是排放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主要來源之一,其中鋼鐵工業的燒結工序是產生二惡英較多的生產單元之一。根據燒結二惡英的產生成因,氯元素的存在是燒結過程中二惡英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最好采用含氯元素低的原料。由于除塵灰和軋鋼氧化鐵皮的氯元素含量相對較高,通過改變除塵灰和軋鋼氧化鐵皮摻用比例,可改變燒結混合原料中氯元素含量。另外,在燒結生產中采用廢氣循環,可明顯減少廢氣排放的二惡英量,同時也可減少燒結過程排放的氮氧化物氣體和粉塵量。
減少粉塵污染保護環境
對于大環境來講,環境衛生安全也很重要,而粉塵污染是環境污染的一個主要因素。山東濟南市就出臺了《濟南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其中就防治燃煤產生的大氣污染和防治塵污染有明確規定。要求在市區范圍內,禁止新建水泥廠;對已經建成水泥廠的粉塵污染,由市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治理。市、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對從事石灰、石子、磚瓦的生產進行統籌安排、合理布局。城市市區及主要交通干線兩側二公里可視范圍內,不得新建石灰窯、石子廠、磚瓦廠,已經建成的,由有審批權限的人民政府責令限期關停。在該市中心城區、縣(市)、鎮人民政府所在地進行建設施工、建(構)筑物拆除或者從事其他產生揚塵污染活動的單位,應當采取防治揚塵污染的措施。
員工期待職業防護體系更完善
我國衛生部門一直在呼吁盡早建立職業病危害評控體系。今年7月份,衛生部下發《衛生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病防治工作的通知》。《通知》強調,各地要結合當地重點職業病危害、重點行業企業、重點人群,加強對存在粉塵、有機溶劑和放射性職業危害企業的監督檢查,不斷提高職業健康監護和建設項目職業衛生審查覆蓋率。要嚴肅查處危害勞動者健康的違法行為,高度重視重大案件線索,認真組織查處,并及時向社會通報。
對于工藝落后、嚴重危害勞動者健康的項目要嚴格把關,防止職業病危害的轉移。要加強對存在粉塵、有機溶劑和放射性職業危害企業的監督檢查工作,提高職業健康監護和建設項目職業衛生審查覆蓋率;嚴肅查處危害勞動者健康的違法行為,做好職業病危害案件投訴舉報受理工作,對于重大案件線索,各地要高度重視,認真組織查處,并及時向社會通報。
日前,河南省衛生廳決定啟用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信息報告制度。今后,一旦出現職業病危害事故,相關單位一定要按照要求進行網絡直報,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虛報、瞞報、漏報、拒報、遲報,否則,省衛生廳將進行嚴厲處罰。據河南省衛生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報告對象為職業活動中接觸粉塵、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的勞動者。
四川南充也開展了作業場所職業衛生安全檢測。為切實保障勞動者的職業安全與健康,四川省南充市安監局從7月起到今年底,委托四川省安全生產檢測檢驗中心,對全市生產經營單位作業場所的職業衛生安全狀況進行檢測,重點檢測檢驗了危作業場所有毒、有害因素(包括噪音、高溫、粉塵)等項目。
上一篇:滑石粉與石棉對健康的危害
下一篇:粉塵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