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的危害及防治——三氧化鉻
2006-04-12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三氧化鉻又稱鉻酸酐,是紅棕色結晶或暗紫色斜方結晶,易潮解。由重鉻酸鈉與濃硫酸混合加熱;或由鉻礦石與純堿和石灰石共熱,再用濃硫酸處理而制得。
分子式:CrO
3。相對分子質量:100.01。熔點:197℃。相對密度(水=1):2.70。分解溫度:230℃。溶解性:溶于水、硫酸、硝酸,也溶于乙醇和乙醚。
具有強氧化性。與易燃物(如苯)和有機物(如糖、纖維素等)接觸會發生劇烈反應,甚至引起燃燒。與還原性物質如鎂粉、鋁粉、硫、磷等混合后,經摩擦或撞擊能引起燃燒或爆炸。具有較強的腐蝕性。
危險貨物編號:51519,UN編號:1463,CAS號:1333-80-0。
主要用途 用于電鍍工業、醫藥工業、印刷工業、鞣革和著色玻璃等。
健康危害表現 急性中毒:吸入后可引起急性呼吸道刺激,出現咳嗽、胸痛、呼吸困難等。口服可刺激和腐蝕消化道,出現胃充血、炎癥,以至潰瘍,并有惡心、嘔吐、腹痛、血便等。重者出現呼吸困難、紫紺、休克、肝損害及急性腎功能衰竭。經口致死量1.5—1.6g。
慢性影響有接觸性皮炎、鉻潰瘍、鼻炎、鼻中隔穿孔及呼吸道炎癥等。
急救措施 脫去污染的衣著,用流動清水徹底沖洗皮膚。濺人眼內,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誤服者立即漱口,用清水或硫代硫酸鈉溶液洗胃。給飲牛奶,注意保護胃黏膜。就醫。
預防措施 生產過程密閉,加強通風,電鍍槽旁安裝側方抽風罩,以排除鉻酸霧。在電鍍液表面加一層1~2cm厚的礦物油,減少鉻酸霧逸出。工作前在暴露部位的皮膚涂防護油膏(凡土林3份與無水羊脂1份混合成的油膏)。作業工人戴口罩,戴橡膠手套。穿防護服加圍裙。工作后徹底清洗,更衣。鼻腔可用3%的維生素C溶液沖洗。
本品屬強氧化劑。應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處。包裝必須密封,切勿受潮。應與易燃物、可燃物、還原劑、硫、磷、銨化合物分開存放。切忌混儲混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