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的危害及防治——過氧乙酸
2006-04-12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過氧乙酸又稱過乙酸,無色液體,易燃,有強烈刺激性氣味。一般商品為35%的乙酸溶液。由乙醛的乙酸溶液用臭氧氧化制備,或由乙醛和氧在乙酸鈷存在下反應來制得。
分子式:C
2H
4O
3。相對分子質量:76.05。熔點:0.1℃。沸點:105℃。閃點:41℃。飽和蒸氣壓:2.67kPa(25℃)。相對密度(水=1):1.15(20℃)。
溶解性: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硫酸。
化學性質不穩定,化學反應活性較高,溫度稍高即可分解放出氧。與有機物,還原劑,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觸或混合時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受熱到110℃時或受到摩擦震動、撞擊時可發生爆炸。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危險貨物編號:2051,UN編號:2131,CAS號:79—21—0。
主要用途 用于漂白、催化劑、氧化劑及環氧化作用,也用作消毒劑。
健康危害表現 本品對眼睛、皮膚、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強烈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喉、支氣管的炎癥,水腫,痙攣,化學性肺炎,肺水種。接觸后可引起燒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氣短、頭痛、惡心和嘔吐。
急救措施 脫去污染的衣著,用流動水徹底沖洗皮膚。眼睛接觸時應立即翻開上下眼瞼,用流動清水沖洗10分鐘。吸人中毒者,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困難時給吸人氧氣。呼吸停止者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預防措施 生產過程密閉化,全面通風。作業現場應設置沖淋器、洗眼器。
接觸較高濃度的蒸氣時應戴防毒面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酸堿工作服。戴橡膠手套。
工作現場嚴禁吸煙。工作后要淋浴、更衣。定期進行體檢。
應儲存于通風良好、散熱良好的不燃結構的倉庫內。嚴禁火種。倉庫內電器應采用防爆型。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罐儲時要有防火防爆技術措施。應單獨存放,遠離還原劑、易燃物、可燃物、堿類、酸類等。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禁止撞擊和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