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性氣體中毒大多數見于職業活動中,但近些年來發生在生活中的中毒也經常有報道。刺激性氣體中毒往往是由于生產設備跑、冒、滴、漏或運輸設備發生意外事故等導致氣體外逸,使呼吸道黏膜、眼及皮膚受到直接刺激作用,重者引起肺水腫甚至死亡。常見的刺激性氣體有氯氣、光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甲醛、硫酸二甲酯、氯化氫、氟化氫、溴化氫、氨、臭氧等。
刺激性氣體對機體作用的特點是對皮膚、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其中一些同時具有強烈的腐蝕作用。刺激性氣體對機體的損傷程度與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與作用部位有關。一般來說,水溶性大的化學物,如氯氣、氨氣、二氧化硫等對眼和上呼吸道迅速產生刺激作用,很快出現眼和上呼吸道的刺激癥狀;水溶性較小的化學物,如光氣、二氧化氮等,對下呼吸道及肺泡的作用較明顯。刺激性氣體造成的病變的嚴重程度除化學物本身的性質外,最重要的是與接觸化學物的濃度和時間密切相關。短期接觸高濃度刺激性氣體,可引起嚴重急性中毒,而長期接觸低濃度則可造成慢性損傷。急性刺激性氣體中毒通常先出現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癥狀,如眼結膜充血、流淚、流涕、咽干、咳嗽、胸悶等癥狀,隨后這些癥狀可減輕或消失,經過幾小時至3天不等的潛伏期后癥狀突然重現,很快加重,嚴重者可發生化學性支氣管肺炎、肺水腫,表現為劇烈咳嗽、咯白色或粉紅色泡沫痰、呼吸困難、發紺等,可因肺水腫或并發急性呼吸窘迫癥等導致殘廢。
刺激性氣體中毒預防的原則:①改善工藝技術、嚴防刺激性氣體跑、冒、滴、漏,做好廢氣的回收和綜合利用;②加強安全教育、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防止意外事故發生;③加強個人防護,如接觸酸堿等腐蝕性液體藥物時穿防護服,接觸有毒氣體時戴防護口罩等;④定期測定空氣中刺激性氣體濃度,若超過最高容許濃度,應找原因,采取改進措施,消除毒物來源;⑤一旦發生刺激性氣體泄漏事故,教育群眾不要圍觀,聽從專業人員的疏導,盡快撤離危險區域。
上一篇:苯酚環境下工作的安全防護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