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噪聲危害應從聲源、傳遞途徑和接收者三個方面入手。控制和消除噪聲源,是防止噪音危害的根本措施。可采用無聲或低音設備代替發出噪聲的設備,或將生產允許遠置的噪聲源如風機、電動機等,移至車間外或采取隔離措施;控制噪聲的傳播一般有吸聲、消聲、隔聲、隔振等幾種措施。
預防振動的危害應從工藝改革入手。在可能的條件下,以液壓、焊接、粘接等新工藝代替鉚接;改進風動工具,采用減震裝置,設計自動或半自動或操縱裝置,減少手及肢體直接接觸振動體。
衛生保健措施應加強個人防護。對于生產場所的噪聲暫時不能控制,或需要在特殊高噪聲條件下工作時,佩戴個人防護用品是保護聽覺器官的有效措施。耳塞、耳罩、帽盔等都是隔聲的嬌好防護用品。振動作業工人應戴雙層襯墊無指手套或襯墊泡沫塑料的無指手套,以減振保暖。對接觸噪聲和振動的工人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及時發現和處理受噪聲和振動損傷的作業人員。
上一篇:高溫作業的保健措施
下一篇:焊接噪聲的危害和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