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性噪聲聾是指人們在工作過程中長期接觸生產性噪聲而發生的一種進行性感音性聽覺障礙。由140分貝以上的強噪音所造成的急性聽力損傷,叫做爆震性耳聾;長期接觸高強度噪音(90分貝以上)造成的聽力損傷,叫做慢性噪聲聾。病人在臨床上可有鼓膜穿孔、內耳出血、耳痛、耳鳴、眩暈、耳聾等癥狀;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及內分泌系統等也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癥狀。
資料顯示,噪聲聾是常見的職業病之一,生產性噪聲主要分為機械性、空氣動力性、電磁性等,鍋爐工、蒸汽錘工、鏟磨工、鍛工、鋼窗工、起重工、輪印工、織布工、司爐工、飛機駕駛員、火車司機等都是高發人群。經常戴耳機的電話員和無線電工作者有時亦會發生噪聲聾。噪聲聾導致的聽力下降與噪聲的強度、接觸噪聲的時間、噪聲的頻率及頻譜、個體差異等因素都有關系。
目前對噪聲性聽力損傷仍無有效的治療方法,職業性噪聲聾癥狀輕的,脫離工作環境加上對癥治療是可以康復的。聽力損傷嚴重的患者治愈比較困難,極個別病例可以留下終生殘疾。因此,加強預防和采取聽力保護措施十分重要。要預防職業性噪聲聾,首先要控制噪聲源,這是最根本的降低噪聲措施。其次是健康監護,噪聲環境下作業工人均應進行就業體檢,在職業檔案內建有聽力記錄,以便及時發現噪聲敏感者和早期聽力損失者。此外,對有聽力障礙者,應列為職業禁忌癥。最后是個人聽力防護措施,在噪聲環境下作業的工人必須一進廠就有個人聽力防護,包括戴防聲耳塞、耳罩或防聲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