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開車長期受振動后易患振動病。其危害是:患者可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惡心、頭痛、腳痛、腳部皮膚發涼等;患者常伴有程度不同的神經衰弱,如失眠、多夢、心悸、氣短、記憶力明顯減退、反應遲鈍等;女性患者容易出現月經紊亂,孕婦容易發生流產、早產;人體長時間受到強烈振動,可導致內臟移位。
預防振動病的措施:
在駕駛車輛時,戴手套以緩沖振動。
座位靠背要富有彈性,以減輕振動幅度。
保養好車輛的減震器,使其始終處于良好的性能狀態。
盡量選擇平坦路面行駛。
加強飲食營養,增強身體免疫力,定期進行健康體檢,發現病癥及時治療。司機應防職業病有資料顯示,汽車司機患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癥、胃病、腰肌勞損、頸椎病、肩周炎、前列腺炎、排尿障礙、痔瘡較其他職業人員多。
專家提醒:
l.連續開車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四五個小時為宜。
2.適當增加活動量,在開車間隙應堅持體育鍛煉,如爬樓梯、打球、健身跑等。
3.飲食有節制,避免過度饑餓。
4.不宜憋尿。應養成定時排尿的好習慣。
5.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上一篇:電鍍行業存在的職業危害和防控對策
下一篇:高處墜落的救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