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某電力公司建設工程重大人身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2009-03-23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1  總則

  1.1人員傷亡風險分析

  公司主要從事發電運行、檢修維護、火力發電機組新(改、擴)、水力發電機組新(改、擴)建設及火電機組脫硫設施建設等業務(以下簡稱電力生產)。勞動環境呈現高溫高壓設備多、電氣設備多、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多、機械作業多、特種作業多等明顯特點,勞動環境相當復雜,潛在危險性大,嚴重威脅從業人員生命安全,主要涉及觸電、爆炸、灼燙傷、起重傷害、高空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中毒、火災、建構筑物及腳手架垮塌、車輛傷害等安全風險,安全風險預防控制不當,極易引發作業人員傷亡事故。

  1.2編制目的

  快速、有效處理重慶九龍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系統工程建設人員傷亡事故,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降低人員傷亡事故所產生的后果及影響,有效保障工作人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維護公司系統和社會穩定,保證工程建設的正常進行。

  1.3編制依據

  國家、電力行業、重慶市政府、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等有關工程建設及其應急管理的法律、法規、標準、規章制度。

  1.4應急處理基本原則

  1.4.1堅持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原則。公司系統應積極采取措施,開展工作人員傷亡事故的預防工作,切實做好實施預案的各項準備工作。

  1.4.2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原則。在處置工作人員傷亡事故中,堅持搶險先救人的原則,高效及時,救人排險,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對工作人員及周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帶來的損失和威脅。

  1.4.3堅持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的原則。各部門、各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密切協作,落實各項應急處理措施,提高應急救援效率。

  1.5適用范圍

  發生在公司系統內建設工程項目人身傷亡突發事件的預防及應急處理,以及緊急情況下可能發生人身傷害事故的補充控制措施。

  2  組織機構和職責

  2.1應急處置指揮機構

  2.1.1依據《重慶九龍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突發事件綜合應急預案》,發生人身傷亡事故后,公司建設工程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受公司應急管理委員會委托,進駐應急指揮中心,行使應急救援指揮權。

  2.1.2公司建設工程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及辦公室

  公司建設工程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由公司分管工程建設工作的副總經理擔任,成員為公司與工程建設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

  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掛靠工程與物資部,負責應急管理的日常工作,履行綜合協調和信息匯總,負責相關材料的起草與實施,貫徹落實重慶市政府、集團公司、公司應急管理委員會有關決定事項。

  2.1.3當發生I-Ⅱ級人身事故時,公司應急管理委員會進駐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公司建設工程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奔赴現場組建現場指揮部,行使現場應急救援指揮權。

  2.2現場應急指揮部及其職責

  現場應急指揮部按屬地管理原則,原則上由建設單位安全第一責任人任組長,事發單位及關聯單位安全第一責任人任副組長,成員由事發單位、關聯單位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

  現場應急指揮部是發生人員傷亡突發事件時的現場應急救援指揮機構,應根據本單位制定的人身傷亡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應急救援處置。

  當發生I-Ⅱ級人身事故時,由公司組建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或授權建設單位組建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行使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權。

  現場應急指揮部基本職責為:

  2.2.1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報告事故處置情況,執行上級的指示和命令。

  2.2.2在公司應急指揮中心領導下, 負責收集、掌握有關事故信息,決定采取重大應急處理措施。

  2.2.3通過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協調、調動公司系統力量,做好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和現場應急處理指揮。采取控制事態擴大的措施,盡量減少人員傷亡和對人員健康、環境的危害。

  2.2.4負責組織內部事故調查,并配合地方政府或上級組織的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

  2.2.5負責指導和督促事故相關單位制定與落實防止發生人身傷亡事故的具體措施。

  2.2.6負責組織統一對外發布事故相關信息,做好與新聞媒體的協調工作。

  2.2.7需要外部援救時,負責聯系當地應急機構(消防、公安、醫院等),并派人接應。

  2.3公司應急響應中心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事故應急值班設在公司調度室(電話:68787958,傳真:68787959)。

  3  事故分類與報告

  3.1按照事故造成的傷亡情況和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將建設工程人身傷亡事故分為四級,即:特大事故為Ⅰ級,重大事故為Ⅱ級,較大事故為Ⅲ級,一般事故為Ⅳ級。

  Ⅰ級事故:指一次事故造成10人及以上死亡事故、50及人以上重傷事故;

  Ⅱ級事故: 3人及以上10人以下死亡事故,10人及以上50人以下重傷事故;

  Ⅲ級事故:指一次事故造成1人及以上3人以下死亡事故,3人及以上10人以下重傷事故。

  Ⅳ級事故:指一次事故造成1人及以上3人以下重傷的三級單位負責應急處置的事件。

  3.2公司系統各工程建設單位要對本工程項目的各種作業活動進行有效監管,加強對作業現場的巡視檢查,對重大危險源(點)、各種惡劣氣象、惡劣環境條件和其他重大作業活動,必須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專人監督,及時發現并報告異常情況。

  3.3事故報告

  發生建設工程人身傷亡事故后,事故現場人員或目擊者應在第一時間報告建設單位、事故單位。建設單位領導和有關人員應迅速趕赴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搶救處理,在第一時間按《重慶九龍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突發事件綜合應急預案》報告程序與要求,迅速將事故簡況報公司應急響應中心與當地安監、公安等政府有關部門。

  4  應急響應和處理程序

  4.1事故發生后,現場負責人應在判明對救援人員無人身危險的情況下,立即組織對事故傷亡人員進行搶救,必要時,請求當地120參加事故現場救援;組織事故現場其它人員疏散;采取適當措施控制事故擴大;組織保護事故現場。

  4.2建設單位、事故單位及關聯單位領導和有關人員應迅速趕赴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救援處理和保護事故現場。

  4.3公司應急響應中心接事故報告后,立即按公司綜合預案要求的匯報程序,報告公司應急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辦公室經核實判明事故基本情況后,匯報公司建設工程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及辦公室,建設工程安全領導小組辦公室匯報公司應急管理委員會,公司應急管理委員會主任宣布或授權公司建設工程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宣布啟動人員傷亡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發生I-Ⅱ級人員傷亡事故時,公司應急管理委員會主任或委派建設工程安全應急小組組長率隊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搶險人員、物資、器材等有效資源在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

  發生Ⅳ級事故時,公司不進行應急啟動,由建設單位進行應急處理。公司應急響應中心及工程與物資部監督建設單位開展事故應急工作,并將事故處理進展情況隨時匯報建設工程安全應急領導小組。

  4.4公司事故應急管理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初步核實事故情況后,立即向重慶市安全監督管理局、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華中電力監管局、重慶電監辦報告事故情況。同時,根據事故具體情況,決定在公司系統內發布事故應急信息。

  4.5在規定時間內形成事故初步報告,書面報重慶市安全監督管理局、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華中電力監管局、重慶市電監辦。報告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4.5.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

  4.5.2事故簡要經過,傷亡人數,潛在威脅,危害程度及發展趨勢的初步評估;

  4.5.3事故原因、性質、范圍、嚴重程度的初步判斷;

  4.5.4受傷人員受傷部位、嚴重程度、典型癥狀等,受困人員情況、人數等。

  4.5.5事故后采取的處理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

  必要時,應滾動向上級報告事故現場情況。

  4.6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在事故現場成立工作組,各工作小組在指揮組統一領導下,有序開展事故現場救援、處理工作。

  對I-Ⅲ級事故,公司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接受地方政府或上級組織的事故應急處置指揮機構領導,各工作組根據上級要求,參加或配合上級事故應急處置指揮機構各工作組的工作。

  4.6.1人員救護及善后組

  組長:公司主管領導

  成員:公司總經理工作部、黨群工作部(工會)、人事勞動部、財務資產部等有關部門,建設單位主管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事故單位及相關單位負責人,有關部門負責人。

  職責:負責事故傷亡人員的現場臨時醫療救護處置和事故現場人員緊急疏散;聯系當地醫療救援機構進行事故救援和傷者入院治療;確認事故傷亡人員狀況。負責事故善后處理工作和傷亡人員家屬安撫工作;組織開展事故理賠工作;負責事故現場保衛,維持事故救援、事故調查、工程建設程序的恢復等。

  4.6.2事故調查組(內部)

  組長:公司主管領導

  成員:公司安全監督與生產部、工程與物資部、黨群工作部(工會)、人事勞動部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專責。建設單位主管領導、事故單位及相關單位負責人,有關部門負責人。

  職責:負責收集事故有關文件資料,現場照片、聲像資料、有關人員筆錄;配合地方政府或上級成立的事故調查組工作;根據上級事故調查組需要派出專業人員參加事故調查、分析工作;落實事故調查報告提出的事故防范措施;根據事故調查組提交的調查報告結論,提出對事故責任單位和和有關責任人的處理建議。

  4.6.4對外聯絡與新聞組

  組長:公司主管領導

  成員:公司總經理工作部、安全監督與生產部、工程與物資部、黨群工作部等有關負責人、專責,建設單位、事故單位有關人員。

  職責:負責接待上級領導和事故調查組人員;執行突發事件信息報告與新聞發布相關規定,負責統一上報和對外發布事故信息。

  4.7人員傷亡事故應急處理要點

  4.7.1在應急救援過程中必須對應急人員自身的安全問題進行周密的考慮,包括安全預防措施、個體防護設備、現場安全監測等,保證應急人員免受事故的傷害。

  4.7.2如系火災事故引發人身傷害,要及時啟動火災應急預案,調集現場消防設施并根據實際情況請求外援。現場指揮部要組織專業人員正確判斷起火地點及受傷人員的位置,如果是在氫站、油區等有壓力容器的部位發生火災,要與搶修組配合,及時隔離,嚴防引發壓力窗口爆炸事故。同時,要根據火災現場實際情況正確分析可能產生的有毒氣體,除利用現場設備外,要及時聯系物資供應組保證個體防護設施供給,采取可靠措施后實施救援,嚴防二次傷害。同時,要轉移易燃、易爆等危險品,運用隔離設備設施嚴防燒、摔、砸、炸、窒息、中毒、高溫、輻射等原因導致對救援人員造成傷害。

  4.7.3如系壓力容器爆炸引發人身傷害,要正確判斷事故現場受傷人員的位置,并正確搶救受傷人員。救護過程中要做好防止二次爆炸的措施。要協調組織轉移易燃、易爆等危險品,運用隔離設備設施嚴防燒、摔、砸、炸、窒息、中毒、高溫、輻射等原因導致對救援人員造成傷害。

  4.7.4如系中毒所致的人身傷害,要迅速判斷引起中毒的有毒物質,及時向醫務人員提供相關信息,以便醫務人員準確施救。救援人員要正確佩戴個體防護用品,如防毒面具等,再實施救援,救援過程要設專人監護、指揮。

  4.7.5人群疏散是減少人員傷亡擴大的關鍵,對疏散的緊急情況、疏散區域、疏散距離、疏散路線、疏散運輸工具、安全蔽護場所以及回遷等應做出細致的準備。

  5  后期處置和情況通報

  5.1根據事故現場情況,上級事故應急處置機構或公司人員傷亡事故應急處理指揮中心宣布事故現場搶救、搶修結束。

  5.2由建設單位負責,公司人事勞動部、財務資產部等有關部門配合,以及事故單位有關領導和部門,按照有關政策,開展對事故傷亡人員的救治、賠付工作。

  5.3事故調查執行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與調查處理條例》及其相關規定,由相應事故調查組在調查、取證基礎上,對事故進行全面分析,提出事故調查報告書。工程與物資部負責與事故調查組的聯絡和協調工作。

  5.4公司財務資產部等有關部門,負責向保險公司進行理賠工作,建設單位、事故單位配合。

  5.5公司應急管理辦公室負責向地方政府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華中電監局、重慶電監辦報告事故處理情況。工程與物資部負責向公司各單位下發事故調查處理通報。

  6  預防和保障措施

  6.1公司各建設單位組織實施人身傷亡事故的防范措施,做好防止發生建設工程人身傷亡事故,特別是重特大人員傷亡事故的預防和控制工作。

  6.2公司及各建設單位應建立值班制度,保證信息暢通。事故處理過程中,保持事故現場指揮部與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的信息暢通。

  6.3公司分級組建事故搶險救援隊伍,負責現場救援和事故現場設備、設施臨時處置。

  6.4責任追究與獎勵

  6.4.1按照國家關于重特大事故責任追究、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安全獎懲、公司安全獎懲等有關制度,追究事故責任單位和有關責任人責任。

  6.4.2對發生以下情況的單位和個人,從嚴追究責任:

  ⑴隱瞞事故。

  ⑵不服從事故應急處理指揮中心及現場指揮部的指揮,對事故擴大或事故救援工作造成嚴重后果。

  6.4.3對在事故搶險救援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由事故應急處理指揮中心提出,公司按有關規定進行表彰和獎勵。

  7  培訓和演習

  7.1公司系統各建設單位應組織對本預案涉及的相關人員進行培訓,熟悉本預案的工作程序和要求。

  7.2工程開工建設后,應對本應急預案進行一次模擬演練。

  7.3經過預演或發生緊急情況后,公司應急管理委員會應組織有關部門對本預案的有效性和充分性進行評審與修正,修訂后需重新發布。

  7.4外部環境和公司機構、職能部門職責等發生重大變化時,公司應急管理委員會應組織有關部門對本預案進行評審與修正,修訂后需重新發布。

  7.5原則上每2年對本預案進行一次符合性審核,每3年進行重新評估及更新。

  8  附則

  8.1本預案經重慶九龍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應急管理委員會主任批準后執行。

  8.2本預案由重慶九龍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應急管理辦公室負責解釋。

  8.3公司工程與物資部是本預案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本預案的日常管理,收集反饋意見,提出本預案的修訂意見。

  附:建設工程重大人身傷亡事故應急處理聯系電話(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牡丹江市| 高州市| 府谷县| 太原市| 连山| 阿瓦提县| 公安县| 专栏| 北宁市| 大竹县| 云霄县| 凤山市| 鄄城县| 丽江市| 临城县| 瑞金市| 西畴县| 故城县| 宿松县| 德保县| 广东省| 察雅县| 屏东市| 和田县| 红桥区| 桦甸市| 长汀县| 岳西县| 伊春市| 昌邑市| 湖北省| 沙洋县| 荣成市| 济宁市| 南澳县| 广饶县| 井冈山市| 鹰潭市| 忻州市| 墨竹工卡县| 东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