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為了加強對危險化學品事故的有效控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實施救援,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制定此應急預案。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應急預案。
3. 職責
3.1營銷采購部:請示總指揮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通知指揮部成員單位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協調各成員單位的搶險救援工作;及時向總指揮報告事故和搶險救援進展情況。事故得到控制后,對可能存在較長時間環境影響的區域發出警告,提出控制措施并進行監測;指導現場遺留危險物質對環境產生污染的消除。
3.2總務部:負責治安保衛、疏散通道及事故現場車輛安排,禁止無關人員及車輛進入或靠近現場;組織搶險器材和物資的調配。
3.3設備部:協助搶險、切斷電源、搶修工作現場的設備設施。
3.4 各使用單位:協助組織事故可能危及區域內的人員疏散撤離,參與事故調查處理。 協助事故現場撲滅火災,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質泄漏和有關設備容器的冷卻。事故得到控制后負責洗消工作;協助組織傷員的搜救。
4.工作內容
4.1危險化學品基本情況
危險化學品涉及生產、儲存、運輸、使用、廢棄處理等多個環節
4.2事故類別及處置措施
危險化學品事故主要類別:泄漏、爆炸、火災等。針對事故不同類型,采取不同的處置措施。其中主要措施包括:滅火、隔絕、堵漏、攔截、稀釋、中和、覆蓋、泄壓、轉移、收集等。
4.3事故現場區域劃分:
危險化學品事故根據危害范圍分為3個區域:
4.3.1 事故中心區域。中心區即距事故現場0~100m的區域。此區域危險化學品濃度指標高,有危險化學品擴散,并伴有爆炸、火災發生,建筑物設施及設備損壞,人員急性中毒。
4.3.2 事故波及區域。事故波及區即距事故現場100~500m的區域。該區域空氣中危險化學品濃度較高,作用時間較長,有可能發生人員或物品的傷害或損壞。
4.3.3 受影響區域。受影響區域是指事故波及區外可能受影響的區域,該區域可能有從中心區和波及區擴散的小劑量危險化學品危害。
4.4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組織及職責
4.4.1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
成立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組織實施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組成:
總 指 揮:李凱
副總指揮:薛凱、蘇波、陳金祥及各使用車間的車間主任
成員單位:營銷采購部、總務部、設備部及各使用車間
4.4.2 指揮部職責
危險化學品事故發生后,總指揮或總指揮委托副總指揮趕赴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指揮,成立現場指揮部,組織現場搶救。負責組織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監督檢查各部門應急演練。
4.5 應急救援程序
4.5.1進行簡單的自救或救助:
泄漏:用鋸末等堵住泄漏的地方,防止其繼續向外擴散
爆炸:轉移周圍易燃易爆品,泄壓等
火災:轉移周圍易燃品,切斷、隔絕、攔截火源
4.5.2 指揮部接到報警通知,問明事故發生地點、原因、程度、傷亡情況等,并聯系相關部門組織救援工作。
4.5.2.1 負責人員趕赴現場維持秩序,疏散員工,禁止無關人員和車輛的靠近,盡量避免人員傷害。
4.5.2.2 切斷電源,防止漏電、爆炸等。
4.5.2.3 消防隊每人手持滅火器,隨時準備滅火。
4.5.2.4 救護隊準備急救箱、濕毛巾等,隨時進行救助。
4.5.2.5 迅速將受傷人員送往醫院。
4.5.2.6 險情得到控制后,應對現場進行處理,以防止事故的再次發生。同時指揮部應進一步評估事故發展的方向和情況,現場處置并確定結束緊急狀態的時機,做好恢復生產的準備。
4.5其它注意事項
4.5.1消防器材應放置在指定地點、設定專人管理、并進行定期檢查,確保其能安全使用。
4.5.2倉庫內應配置防盜、防火、防潮、防塵、防蟲、防鼠、防高溫、防強光、排風等設施。
4.5.3油料等物品碼放整齊,確保安全通道暢通無阻。
4.5.4 安全使用電器設備,定期檢查電器線路,庫房嚴禁使用明火裝置和電爐,嚴格管理易燃易爆品,下班前切斷庫房電源,關好門窗。
4.5.5主管部門每年對應急預案組織一次演練并填寫《危險化學品應急演練記錄》或拍照。
4.5.6應急演練后,或事故發生后,要對預案進行評審和完善。
上一篇:液化石油氣泄漏事故處置預案
下一篇:自來水公司液氯泄漏事故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