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某有限公司供水系統重大事故應急預案

2010-01-25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1 總則

  1.1 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用科學發展觀貫穿供水應急工作的全過程,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客觀評價本地區供水現狀,從講政治的高度,把供水應急工程列入戰略發展規劃。

  1.2編制目的

  為做好漢沽區的城市供水系統重大事故應急工作,指導應急搶險,及時、有序、高效、妥善處置事故、排除隱患,并在必要時實施緊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可能造成的損失,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保障經濟發展,特制定本預案。

  1.3 工作原則

  1.3.1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漢沽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明確公司的職責及應急工作程序,有效地處置突發事件。

  1.3.2 統籌安排,分工合作。以城市為主體,統籌安排各級部門應急工作任務。加強公司各部門的協調與合作,在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礎上開展城市供水系統重大事故預防工作。同時在必要的時候得到各級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的協調、指導、技術支持或組織力量全力支援。

  1.3.3 長效管理,落實責任。城市供水以保障供水安全為首要目標,實行強化政府監管、企業規范經營相結合的長效管理原則。根據突發事件的影響人口、危害程度確定不同級別的情況報告、預案啟動、相應應急程序,落實城市供水系統重大事故應急責任機制;按照“資源共享,合理調度,確保居民生活及重要公共場所用水水量及安全”的原則。1.4 編制依據

  根據《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建設部《城市供水系統重大事故應急預案》、《天津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天津市市政公用事業應急預案》,依據國務院《城市供水條例》、《天津市城市供水用水條例》、國家衛生部《生活飲用水衛生規范》及國家生活飲用水用水量標準設計規范的要求編制本預案。

  1.5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在漢沽區境內發生突發性事件使城市供水系統發生事故,造成連續停止供水24小時以上的應急處置。

  突發性事件主要包括:

  (1)城市水源或供水設施遭受生物、化學、毒劑、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質等污染;

  (2)取水水庫大壩、攔河堤壩、取水涵管等發生垮塌、斷裂致使水源枯竭;

  (3)地震、洪災、等導致取水受阻,泵房(站)淹沒,機電設備毀損;

  (4)消毒、輸配電、凈化構筑物等設施設備發生火災、爆炸、倒塌、嚴重泄漏事故;

  (5)城市主要輸供水干管和配水系統管網發生大面積爆管或發生災害影響大面積及區域供水;

  (6)調度、自動控制失控、毀壞;傳染性疾病爆發;

  (7)戰爭、恐怖活動導致水廠停產、供水區域減壓等。2 應急組織體系與職責

  建立完善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與漢沽區政府的應急機制相銜接,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機制。

  2.1 應急指揮機構的構成與職責

  2.1.1 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組成

  總 指 揮:區水務局局長

  副總指揮:區水務局副局長

  龍達水務有限公司董事長

  龍達水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成 員:區水務局水政科科長

  區水務局節水辦主任

  區水務局地質科科長

  龍達水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濱海漢沽開發區供水管理所所長

  其他成員為龍達水務有限公司企劃部部長、管網工程部部長、產水部部長、經營管理部部長、綜合部部長、財務部部長、水廠廠長、保衛科科長、化驗室負責人。

  執行指揮: 龍達水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執行副指揮:龍達水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2.1.2 指揮部職責

  領導和協調城市供水系統重大事故應急工作,部署區政府交辦的有關工作;負責制(修)訂供水行業《城市供水系統重大事故應急預案》;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并組織培訓和演練;檢查、督促做好供水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指令;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報告和向事故現場周邊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指令;組織事故應急技術研究和應急知識宣傳教育等工作;負責城市供水系統重大事故應急信息的接受、核實、處理、傳遞、通報、報告;組織事故調查,對應急救援工作進行總結上報。

  2.1.3指揮部人員分工

  總 指 揮:組織指揮供水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

  副總指揮:按照分工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工作;

  成員:區水務局水政科長協助總指揮負責事故救援過程中的總協調工作;區水務局節水辦主任、地質科科長負責應急響應期間有地下水資源的企業水量測報和統一協調;龍達水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濱海供水管理有限公司漢沽開發區供水管理所所長和龍達水務有限公司各有關部門負責人按公司內部預案規定負責供水事故的一般處置和應急救援有關工作。

  2.2 公司應急工作部門及職責

  2.2.1公司應急部門

  企劃部、產水部(水廠)、管網工程部、經營管理部、綜合管理部、財務部(供應)。

  2.2.2公司應急部門職責

  企劃部:根據天津市供水管理處《關于修訂城市供水系統重大事故應急預案的框架》和相關律法法規、標準以及漢沽區政府的應急預案及要求,結合本公司具體情況,組織制(修)訂搶險應急預案,并組織有關專家進行審查論證,以提高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應急響應期間,按照應急指揮部的要求組織專家組研究分析事故信息和有關情況,為應急決策提供建議;負責組織專家組對事故的調查、處理提出意見;在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組織實施預案的培訓。

  產水部(水廠):按照公司應急預案的要求,負責成立供水設施、設備(含電器)事故搶險隊伍,計劃配備必要的設備、機具配件,并保證設備、機具完好和配件數量;在應急響應期間負責組織事故發生后供水設施搶險排險、應急加固、恢復重建工作,并負責對事故現場環境監測和保護工作;負責應急期間水量平衡調度工作;按公司要求定期接受培訓和組織演練。

  管網工程部:按照公司應急預案的要求,負責成立管網事故搶險隊伍;計劃配備必要的設備、機具配件,并保證設備、機具完好和配件數量;在應急響應期間負責事故發生后供水設施搶險排險、應急加固、恢復重建工作,并負責對事故現場的保護工作;按公司要求定期接受培訓和組織應急演練。

  經營管理部:按照公司應急預案的要求,在應急響應期間負責相關用水單位和群眾的聯系、通知,并負責用送水車為用戶臨時送水;為預案實施調整水量提供相關行業的信息計劃;按公司要求定期接受培訓、應急演練。

  綜合管理部:按照公司應急預案的要求,負責內外聯絡;應急響應時,負責事故現場的拍照、安全警械和人員疏散,了解事故發生的基本情況并及時向領導提出報告;組織對事故現場進行人力、物力車輛支援應急搶險;負責組織應急響應期間的信息上報工作和有關事故善后工作;負責與區政府其他工作部門對應急救援工作的聯系和協調;負責組織應急預案的培訓和應急演練。

  財務部(供應):按照公司應急預案的要求,負責應急搶險物資的購進與儲存,并保證物資的質量和儲存數量;應急響應時,及時發放物資;負責事故所需資金的支持;按公司的要求定期接受應急培訓和演練。

  2.3 應急處置專家組的構成與職責

  應急處置專家組由公司企劃、管網運行管理、產水、水質檢測等部門的負責人及工程師組成。其職責是:參加應急指揮部統一組織的活動及專題研究;應急響應時,按照應急指揮部的要求研究分析事故信息和有關情況,為應急決策提供建議;參與事故調查,對事故處理提出意見。

  當發生城市供水系統重大事故時,各應急組織部門人員必須迅速到達指定崗位,因特殊情況不能到崗的,由所在部門同志按職務高低遞補。

  3 日常預防預警機制

  3.1 監控機構

  3.1.1水利局入港處是漢沽水廠提供原水的責任單位,也是和公司聯系原水供應問題的對口部門。水利局入港處能將源水水質檢驗結果向我公司通報,能按我方需求和季節變化科學合理地調度水量。遇有水質非正常變化、水質惡化、水體受到污染以及因干旱洪澇引起水量變化等對水生產有影響的情況發生,該處有義務應及時通報我公司雙方共同對水量、水質、各種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積極協調合理解決。

  3.1.2漢沽區衛生防疫站負責本區內衛生、防疫、環境及供水水質的監督管理工作。漢沽區防疫站應當對漢沽區水質及水環境、供水水質具備檢測和監測的能力。并負責資料收集、匯總分析并做出報告。遇有水質非正常變化、管網水體受到污染的情況發生,應及時通報我公司。

  3.1.3漢沽區環保局是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法律規定對本區域的環境保護工作行使管理和監督職權,貫徹并監督區內各部門、單位執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管理和協調漢沽區的環境污染治理及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查處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行為,處理環境污染事故協調、仲裁環境污染糾紛。

  3.1.4區政府城市供水歸口管理部門水務局負責城市供水系統運行預警工作,并負責我公司專項工程計劃的審批和資金籌措,審批后我公司計劃完成情況上報。并有義務對我公司供水技術措施、水安全計劃實施給予指導、支持和有效的監督。

  3.1.5市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濱海監測站是自來水質量監督檢測的主管部門,負責我區供水水質檢測分析及質量評價。

  3.2 供水安全質量控制流程及措施

  3.2.1現有供水體系

  龍達水務有限公司自來水系統經過九七年引灤入漢沽區的建設,目前已經形成了由原水輸送和儲存、凈水廠、供水管網、加壓站等組成的一整套完整的供水體系,可供給漢沽城區、天津開發區漢沽化學工業園區及正在建設的東部北疆電廠等區域用戶所需的生產生活飲用水。

  1997年建成了第一條引灤入漢原水輸水管線,管道直徑DN1200mm,總長度44km,最大輸水能力為14萬m3/d,同期配套建成了儲水能力60萬m3的凈水廠調節池,引灤原水供應安全可靠。

  漢沽區目前市政供水管網共170公里,管徑DN100~800mm,服務面積32平方公里。供水管材有球墨鑄鐵管、灰口鑄鐵管、PE管、UPVC管,管線上的供水設施有閥門井(腰閘井、戶閘井)、消防井、放氣井、排污井。所用的閥門有蝶閥、閘閥,消火栓分地上式、地下式。城區原有地下水泵站共計六座并保存完好,日常加壓使用兩座,事故加壓四座,在開發區建有蓄水量10000噸的加壓站一座。以保證開發區的安全供水。

  3.2.2 現有供水能力

  公司自來水供水能力達到了6.5萬 m3/d,其中公司水廠供水能力為5萬m3/d,城區地下水泵站和開發區加壓站綜合 供水指標為1.5萬 m3/d。

  3.2.3 正在建設完善的供水工程

  為了適應今后漢沽區的發展和供水安全,公司水廠二期工程已經準備籌建,建成后水廠日供水能力將達到13 m3/d。籌建漢沽水廠第二條主干管供水線。

  3.2.4 現有水質檢測能力

  龍達水務自來水的水質檢測能力目前能夠檢測飲用水;水源水(地表水、地下水);凈水劑(聚合氯化鋁)24個常規檢測項目。

  3.2.5 日常水質控制標準

  當前龍達水務自來水水質執行的標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建設部2005年六月一日頒布的《城市供水水質標準》(標準號:CJ/T206-2005 )

  3.2.6 國家“十一.五 規劃”期間執行的水質標準

  鑒于國家“十一.五 規劃”期間,生活飲用水水質新的《國家標準》即將出臺以替代舊的國家標準,因此在新《國家標準》出臺后,龍達水務水質即執行新的國家水質標準。

  3.2.7 內部運行質量控制

  內部運行質量控制由市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濱海監測站和公司中心化驗室組成監測網絡,按《城市供水水質管理規定》的要求定期對原水、城市供水水質進行檢測,濱海監測站每月檢測一次,公司中心化驗室每日檢測一次,特殊情況增加檢測頻率,資料由中心化驗室收集、匯總分析并作出報告。

  4 應急響應

  4.1 分級響應:按照城市供水系統事故嚴重程度、影響的時間和范圍,應急相應分為Ⅰ、Ⅱ、Ⅲ三級。Ⅰ級為造成3萬戶以上居民連續停止供水24小時以上,或發生一次性死亡30人以上,為必須及時由市政府上報國家建設部的突發事件。Ⅱ級為原水遭受嚴重污染,影響本地區正常供水;設備設施等事故,造成2000戶以上居民連續停止供水24小時以上;發生供水水質污染,造成人員死亡或引發腸道傳染性疾病10人以上的突發事件,須及時上報市政府。Ⅲ級為相應標準可根據區政府的要求結合實際情況自行設定。

  4.2 應急響應程序

  4.2.1 應急程序

  (1)重大事故發生后,指揮部接報告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通知供水影響地區的群眾和單位,并做到:

  ①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態擴大;

  ②嚴格保護事故現場;

  ③迅速派人趕赴事故現場,負責維護現場秩序和證據收集工作;

  ④服從地方政府統一部署和指揮,了解掌握事故情況,協調組織搶險救災和調查處理等事宜,并及時報告事態趨勢及狀況;

  ⑤因人員搶救、防止事態擴大、恢復生產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當作好標志,采取拍照、攝像、繪圖等方法詳細記錄事故現場原貌,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

  (2)按程序立即上報區政府。

  (3)指揮部召開指揮部成員和專家工作組會議,根據事故和應急情況提出城市供水系統的搶險、搶修、臨時供水等建議方案并上報和組織實施。

  4.2.2情況報告

  Ⅱ級(含Ⅱ級)以上突發事件,公司均應邊處置邊逐級上報,并在30分鐘之內上報區政府有關部門和市公用事業突發事件應急辦公室。報告的內容應包括:

  ⑴事故單位的詳細名稱、單位負責人,聯系電話及地址;

  ⑵事故單位的經濟類型、生產規模、水廠座數、水源地(地表、地下)處數;

  ⑶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

  ⑷事故的簡要經過;

  ⑸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判斷;

  ⑹事故發生后采用的應急處理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

  ⑺事故報告簽發人和報告時間。

  4.3應急處置

  4.3.1原水

  漢沽區的水資源是以地表水為主地下水為輔的用水機制,龍達水務公司使用灤河水,由爾王莊經1200mm封閉管道送至漢沽水廠調節池,輸水能力最大14萬m3/d;地下水源共有6.5萬m3/d,其中:企業自備用水,開采量5萬m3/d;其余為龍達水務有限公司原有地下水泵站。岳龍水在管道穿越漢沽水廠途中預留了取水出口,水量指標沒有確定。

  如遇有突發事件可使用地下水或岳龍水。龍達水務公司原有地下水泵站保存完好,綜合能力每日1.5萬立方米,并與城區管網直聯,隨時可啟動供水,企業自備井地下水可敷設臨時管道調節補充城區,水量由區政府統一指揮調度;岳龍水可敷設臨時管道直接進入水廠清水庫供水,水量由區政府對外協調統一調配。

  在應急啟用地下水源時,要做好水質監測,公司中心化驗室要做好常規項目的監測,運行初期每半小時檢測水中余氯,使之達到國家標準,消毒徹底。另外要及時與區防病站和濱海水質監測站聯系,進行有效的水質網絡監控,嚴把水質關。

  4.3.2供水水質污染處置方案

  在上游水源遭遇突發性嚴重水質污染事故,漢沽水廠調節池達到最低水位或也被污染,水廠生產即停運。

  (1)當上游爾王莊水源污染,水廠調節池沒被污染且有常規水位,城市供水進入應急警戒狀態,政府將通過各種媒體通知單位和居民做好節水儲水準備。與此同時,政府將對城市建筑、洗車、綠化、娛樂、洗浴等行業用水進行嚴格限制。水廠調節池最高水位狀態下為60萬立方米,水廠供水能力為5萬m3/d,如果每日供水3萬立方米,能持續20天的時間。

  (2)當漢沽水廠停止供水,城市供水進入應急狀態,此時公司要以最快的時間啟動城區泵站地下水應急水源,并迅速上報區政府,在應急供水狀態下,政府對全區供水進行統一調度管理,并通過媒體告知公眾。現在全區用水量為8.2萬m3/d,現有應急地下水可供水量為6.5萬m3/d,其中天津龍達水務有限公司為1.5萬m3/d(可開采深井34#、33#、32#、30#、28#、27#、25#、18#、17#、16#、15#、14#、9#、8#、7#、4#、3#、開發區2眼),其余為各企業的自備水井5萬m3/d,岳龍水在上游水質污染應急情況下屬濱海新區統一調配水源,不應考慮,應急情況下缺水1.7萬m3/d。

  為保證全區的有效供水,應急情況下水資源共享,優先保證居民的生活用水,同時要保證重要公共場所、漢沽區黨、政、軍、警重要機關(部門)用水,應采取以下措施:

  ①區內有自備水源的單位開足設備,不與區內爭水,在基本保證自用水的同時可向區內供水。

  ②居民用水限量,按不低于30升/人.日的標準供給。

  ③限制生產用水,停止建筑、洗車、綠化、娛樂、洗浴等行業用水。

  ④定時供水,每日5:30~22:00,供水時間控制在10小時左右,并根據當時應急發展應急趨勢逐步縮短供水時間。

  ⑤必要時調用區內消防車、灑水車等到有地下水資源的村鎮拉水定量供給居民。

  限量或停水必須保證節制水量1.5萬m3/d,現實售水:居民0.5500萬立方米、事業單位0.1200萬立方米,天津化工廠1.1500萬立方米/日,商業、金融、建筑0.3000萬立方米,其他為0.0500萬立方米。此項天津化工廠要節制水量1萬m3/d,其他行業0.5萬m3/d以上。調整限量,可保證應急狀態下居民基本生活用水和重要公共場所、漢沽區黨、政、軍、警重要機關(部門)用水。

  4.3.3設施、設備(含電器)事故處置方案

  一、電氣設備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基本情況:水廠設有10千伏高壓配電室和380伏的低壓配電室。采用雙路電源供電制,547號線路為主電源,584號線路為備用電源。

  電氣設備故障引起的供水事故處置措施:電源斷電故障、電氣設備故障、電氣故障引起火災或爆炸都可能導致供水事故的發生,故其處置措施分述如下:

  ㈠電源斷電故障

  ⒈水廠一路電源斷電

  ⑴水廠變配電室工作人員,應按照配電室倒閘操作規程進行倒閘操作,使用另一路電源,如(所用)變壓器不能投入運行,直流屏供電不足不能進行合閘操作時,值班電工應及時通知調度,調用發電機到現場,拆掉直流屏原有供電電源線,將發電機輸出端接入直流屏電源進口處(即保險下端),起動發電機待充電電壓達到200V以上時,進行合閘操作,盡快恢復制水生產。

  ⑵倒閘操作完成后,配電室值班人員應及時向上級報告故障情況,公司應迅速安排有關人員進行搶修,盡快恢復正常供電。

  ⒉水廠兩路電源斷電

  ⑴水廠配電室工作人員經過驗電操作確認兩路電源均斷電時,應立即向上級報告。

  ⑵有關部門(單位)接到報告后,應盡快安排人員查找電源斷電原因,盡快恢復正常供電。如重新恢復正常供電所需時間較長,應及時向總經理報告水廠停產情況,同時關閉水廠進水泵原水進水閥門和濾池進、出水閥門。

  ⑶調度室盡快調度城區補壓泵站和開發區泵站調水調壓,確保市區正常供水。

  ㈡電氣設備故障

  ⒈供水泵房機電設備發生故障

  ⑴泵房工作人員應立即通知配電室工作人員切斷故障機電設備的供電線路,同時開啟備用水泵供水,并向上級報告。

  ⑵有關部門(單位)應及時組織維修人員對故障機電設備進行維修,如果供水泵房的備用機泵也出現故障,不能正常運行,被迫停止供水生產時,水廠負責人應立即上報總經理,請求進行城區泵站和開發區泵站調水調壓,必要時通知用水大戶和相關行業限制用水,并指揮水廠維修人員進行快速搶修。

  ⒉電氣事故引起火災或爆炸

  ⑴現場人員立即將事故簡單情況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快捷的方式上報公司,事故發生單位要立即組織人員疏散,將傷亡人員移至安全區域,進行事故初期的救援處置;

  ⑵公司根據事故危害程度逐級上報區或市供水事故應急組織,同時撥打110、119、120等報警電話,請求支援和協助搶險救災。

  ⑶上級應急救援發布啟動區級應急預案指令,指派專業現場救援、工程搶險、醫療衛生、治安保障隊伍,進行事故搶險救援。

  ⑷當火災或爆炸事故造成水廠停產時,公司要立即啟動事故應急預案,盡量保證正常供水生產。

  ㈢現場處置注意事項

  ⒈觸電的現場自救

  ⑴迅速脫離電源

  ①如果電源的閘刀開關或插頭等電源控制設備就在附近,應迅速斷開。一般的燈開關、拉線開關只控制電源的一根線,它控制的不一定是相線,還應將閘刀開關拉開。

  ②如果閘刀開關或插頭等電源控制設備離觸電地點較遠,則應用干燥的木棒、竹竿、木條等物迅速將電線撥離觸電者。撥離時要特別注意安全,能撥的不要挑,以防電線甩到別人或滑到自己身上。

  ③如果現場附近無任何適用的絕緣物,而觸電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則可用包有干燥的毛巾或衣服的一只手去拉觸電者的衣服,使其脫離電源。若救護人員未穿鞋或鞋已潮濕,則不能這樣去搶救。

  ④如果事故發生在高壓設備上,為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應立即通知停電,或采取正確的方法切斷電源。如果觸電者在高處,在使其脫離電源時,應采取措施,防止發生摔傷、墜落等二次傷害。

  ⑵對癥救治

  當觸電者脫離了電源以后,應迅速根據具體情況就地進行搶救。

  ①如果觸電人的傷害并不嚴重,神志清醒,只是有些心慌、四肢發麻、全身乏力,或雖曾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覺,可讓他就地安靜休息一段時間,不要走動,并作仔細觀察。

  ② 如果觸電者傷害情況較嚴重,無知覺、無呼吸,但心臟有跳動(頭部觸電者出現這種癥狀),應采用口對口人工呼吸方法搶救。如有呼吸,但心臟停止跳動,則應采用人工胸外心臟擠壓法搶救。胸外心臟擠壓速度要均勻,每分鐘80次左右。

  ③如果觸電者的傷害情況很嚴重,心跳和呼吸都已停止,則需要同時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心臟擠壓。如現場只有一人搶救時,可交替使用這兩種方法,先進行口對口吹氣兩次,再做心臟擠壓15次,如此循環連續操作。

  用兩種方法搶救時,一般需要較長的時間,必須耐心地進行。

  觸電急救應盡可能就地進行,只有在條件不允許時,才能將觸電者抬到附近的醫院進行搶救;在轉送途中,不要停止搶救工作。

  搶救過程中不要輕易注射強心針。因為不具備一定的醫療條件及相當的醫療水平,注射強心針可能使觸電者心室作纖維性顫動,導致心臟跳動停止而死亡。

  ⒉電氣滅火

  著火后電氣設備可能帶電,如不注意可能引起觸電事故,另外,有些電氣設備本身充有大量的油,可能發生噴油,造成火勢蔓延,因此,撲滅電氣火災應注意以下幾點:

  ⑴切斷部位應選擇得當,不得因切斷電源影響疏散和滅火工作。

  ⑵在可能的條件下,先卸去線路負荷,再切斷電源。

  ⑶因火燒、煙熏、水澆,電氣絕緣性能大大降低,切斷電源應配用絕緣的工具。

  ⑷應在電源側的電線支持點附近剪斷電線,防止電線斷落下來造成電擊或短路。

  ⑸帶電滅火應采用干粉、二氧化碳、1211等滅火器。禁止使用泡沫滅火器帶電滅火。

  ⑹人及所帶器材與帶電體之間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干粉、二氧化碳、1211等滅火器噴嘴至10千伏帶電體的距離不得小于0.4米。

  ⑺如有帶電體導線斷落下來,應在落地點周圍畫警戒線,防止可能的跨步電壓電擊。

  ⑻充油設備外部著火時,可用干粉等滅火器滅火。如火勢較大,應切斷電源,并可用水滅火。充油設備內部著火時,除應即使切斷電源外,可用噴霧水、泡沫等滅火。應注意防止燃著的油順電線蔓延。

  二、水廠工藝管道事故及應急處置方案

  工藝管道腐蝕或破裂,搶修時造成制水中斷,影響供水,水廠應及時向總經理報告水廠停產情況,請求進行城區泵站和開發區泵站調水調壓,必要時通知用水大戶和相關行業限制用水。

  ㈠工藝地下管道搶修應急處置方案:首先確定方案,物資配件配齊,止水排水安全措施到位,工作坑較深做好支撐方案;用挖掘機開挖、人工清理土方和工作坑,如遇路面用風鎬或用路面切割機配合作業;管道小面積腐蝕破裂采用補貼焊的方法;大面積腐蝕、破裂更換管段,采用法蘭對接或用管接頭和套管聯接方法;局部節點(加藥加氯)小面積腐蝕破裂可采用補貼焊加節點接頭。

  ㈡濾站地面進、出水工藝管道:首先確定方案,物資配件配齊,止水排水安全措施到位;此管道腐蝕破裂一般是較大范圍,采取更換管段方法,墻內剔出套管內管段,捻口連接,墻外用法蘭對接。

  4.3.4有毒有害物品泄漏處置方案

  一、水廠液氯基本情況

  ㈠使用狀況:水廠現有液氯瓶5只,制水生產時,通常24小時連續使用2只充裝量為500kg的液氯鋼瓶,加氯系統對清水進行消毒,其余3只備用。如果使用、運輸、儲存和管理不當,都極有可能使液氯大量泄漏而無法控制,造成事故,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水廠加氯間和加藥間為同一生產崗位,都制定了嚴格的安全操作規程,實行24小時值班。該崗位員工均經過了安全培訓,掌握了基本的操作要領,通常能夠確保了加氯設備安全運行。

  液氯泄漏后,迅速揮發成劇毒氣體,因濃度的不同對人體會產生不同的影響。詳見下表:

  氯氣的劑量——效應關系 (1ppm=3mg/ m³)

  氯氣濃度(ppm) 效 應

  0.2—3.5 聞到氣味(可產生一定的耐受性)

  1—3 輕微的粘膜刺激,可忍受1小時

  5—15 中度上呼吸道刺激

  30 立即產生胸痛、呼吸困難、咳嗽、惡心嘔吐

  40—60 中毒性肺炎和肺水腫

  430 30分鐘以上死亡

  1000 數分鐘內死亡

  ㈡安全設施、防護用品及用具:水廠安裝了液氯泄漏報警裝置,出現泄漏,能夠及時報警,安裝了液氯泄漏自動回收裝置,出現一般性泄漏,能夠及時回收、中和,確保安全。

  防護用品和用具:水廠有正壓式氧氣呼吸器和2套過濾式防毒面具、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正常情況下完全能夠滿足生產操作、維護維修的需要,防護工具日常要保持完好,出現少量氯氣泄漏時可隨時使用。除此之外,按規定加氯間還常備一定數量的搶修器材,見下表:

  加氯間常用搶修器材表

  器 材 名 稱 常備數量 器 材 名 稱 常 備 數 量

  易 熔 塞 2—3個 克 絲 鉗 1把

  六 角 螺 帽 2—3個 竹簽、木塞、鉛塞 5個,Φ6

  專 用 扳 手 1把 鐵 絲 20m

  活 動 扳 手 1把 鐵 箍 2個

  手 錘 1把 橡 膠 墊 2條

  密 封 用 帶 1盤 濃度10%氨水 200mL

  另外根據防護等級應配備防護服和防護面具。見下表:

  級別 形式 防化服 防護服 防護面具

  一級 全身 內置式重型

  防化服 全棉防靜電

  內外衣 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或全防型濾毒罐

  二級 全身 封閉式防化服 全棉防靜電

  內外衣 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或全防型濾毒罐

  三級 呼吸 簡易防化服 戰斗服 簡易濾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護器材

  ㈢危險警戒區的確定及警戒:按泄漏地點上風500米,下風1000米的范圍確定危險警戒區;事故現場警戒區以液氯泄漏點為中心,半徑100米劃定;事故波及區域應根據當時的氣候條件和具體的監測結果劃定。事故現場警戒區域由安全警戒組負責警戒,同時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危險警戒區的警戒工作。警戒人員要佩有明顯的標志。如果危及周邊的居民群眾,及時通知公安、消防、安全監督、衛生、環境保護等部門,按所劃定的范圍進行必要的封鎖。

  ㈣液氯泄漏應急處置:一般情況下液氯鋼瓶存放在加氯間,其泄漏量由于漏點的不同而不同,泄漏又可因季節、風向等因素波及范圍也不一樣。事故的原因也很多,如操作失誤、設備失修、腐蝕或設備本身的原因而引起。最嚴重的是氯瓶破裂、氯瓶閥門斷開而引起的大量液氯泄漏。

  如果出現液氯微量泄漏,由自動報警系統、崗位操作人員巡檢等方式及時發現,并按要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置,可以避免事故范圍擴大,減少環境污染。

  如果出現出氯瓶閥門斷開或瓶體開裂,出現大量液氯溢出,自動報警系統或值班人員雖然能及時發現,但一時難以控制和處置,液氯泄漏后以456倍的體積進行蒸發擴散,極有可能造成人員傷害,并波及廠區周邊范圍。此時水廠和氯庫可關閉門窗、打開液氯回收裝置進行吸收中和,盡量減少氯在空氣中的殘留量;應確定員工緊急疏散點,由一名負責人負責組織,按照指揮部的指令,隨時參加救援工作。

  二、液氯大量泄漏的處置方案

  ⒈處置原則:現場人員應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至上風500米外,應急處置人員配戴正壓式呼吸器,穿全封閉化學防護服。迅速將泄漏的氯瓶放置于事故水池中,進行分解中和,氯庫打開液氯回收系統,進行強制中和,待液氯濃度降低至安全排放標準后,進行強制通風,進一步消除操作間內的余氯。

  ⑴值班人員發現加氯間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周圍布滿了黃綠色煙霧時,應立即佩戴呼吸器,檢查具體的泄漏地點,并向公司報告。

  ⑵值班人員視泄漏情況,采取不同的處置方法。如果是氯瓶瓶體泄漏,應帶防毒面具或呼吸器,將泄漏處轉至上方,使之處于氣態空間;易熔塞處泄漏,應用竹簽、木塞做堵漏處理;瓶閥泄漏時,擰緊六角螺母;瓶體焊縫泄漏時,應用內襯橡膠墊的鐵箍箍緊。

  ⑶要迅速報告總經理,由總經理下達企業內部啟動應急預案的指令,同時通知各指揮部成員和應急救援隊伍迅速趕赴事故現場。

  ⑷公司根據事故狀態,命令應急救援隊伍立即展開救援工作。如果自身力量難以完成救援工作或救援時有可能會出現更大的人員傷害時,要即刻撥打求助電話(6799200),請求專業搶險隊伍援助,公司應向區供水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總指揮發布啟動應急救援指令,進行總體救援。通訊聯絡部門向市公安、安監、衛生、環保等部門進行報告和求援。

  ⑸當外部救援人員到達后,事故處置組應全力做好協調配合工作,詳盡地提供出泄漏地點的基本情況,以便救援人員做出快速判斷,制訂、實施救助方案。消防救護人員佩戴好呼吸器,首先查明現場有無中毒人員,以最快的速度將中毒人員脫離現場,同時由消防隊員身著防化服對現場泄漏的液氯鋼瓶進行挖坑掩埋、投石灰、放水等緊急處理,嚴禁向泄漏的液氯鋼瓶直接噴水。應向泄漏點周圍噴霧狀堿液(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鉀溶液)或水,吸收已經揮發到空氣中的氯氣,防止其大面積擴散,導致隔離區外人員中毒。處在下風向區域內職工立即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或以濕毛巾、口罩等物品捂口鼻,到集結地點,按統一安排,協助搶險搶修隊進行工作,一定要注意對自身眼睛和面部的防護,以免造成新的傷害。

  ⑹傷員搶救,在120急救人員未到達前,應根據現場人員中毒情況,對嚴重的中毒者,要設法迅速將其移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困難的禁止進行人工呼吸,應使吸入氧氣;如果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術;霧化吸入5%碳酸氫鈉溶液;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洗眼、鼻和口;對粘膜皮膚損傷者,應及時大量清水沖洗患處等治療措施,來贏得最佳的救護治療時間。待120急救人員到達后,積極協助配合救護人員做好搶救工作,提供詳細的病人資料,重傷員及時送往天津化工廠醫院進行搶救。

  ⑺環境檢測,應根據當時風向、風速,判斷毒氣擴散的方向和速度,進行監測盡快查明氯氣濃度和擴散情況,將監測結果及時報告指揮部;安全疏散組根據指揮部決定通知擴散區域內的居民群眾撤離,事故處置組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面的擴大,將環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時根據現場情況,及時向環境保護部門報告。

  ⑻安全警戒,按指揮部指定地點集結人員,在事故現場周圍設崗,劃分禁區并加強警戒和巡回檢查,阻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當氯氣擴散波及周邊安全時,應迅速組織有關人員,按指揮部確定的路線、集結點安全疏散、撤離,同時周邊街道由交警進行管制。

  ⑽當事故得到控制,事故處置部門對設備系統進行詳細檢查,確認事故隱患已消除,總指揮根據環境監測的監測結果,發布救援隊伍撤離現場,恢復生產,解除交通管制的指令。

  ⒉染毒區人員撤離現場的注意事項

  ⑴做好防護再撤離。染毒區人員撤離前應戴好合適的防毒面具,同時穿好防護服或雨衣(大外套),盡可能少的將皮膚暴露在毒氣中。

  ⑵迅速判明事故當時風向。可利用風標、旗幟、風向袋等辯明風向,向上風撤離。

  ⑶聽從指揮。染毒區人員在撤離時,不要慌亂,要聽從指揮部的指令和安全疏散組的安排,按指定路線,向指定的集結點撤離。

  ⑷防止繼發傷害。盡可能向側、逆風向轉移,并避免橫穿毒源中心或危險地帶。

  ⑸掌握一些簡單的防護方法。在氯氣泄漏而無防護器具時,用濕手巾等物捂住口鼻撤離染毒區。

  ⒊救援人員進入染毒區域及實施救援的注意事項

  ⑴救援人員進入染毒區域前必須清楚了解染毒區域的地形、建筑分布、有無爆炸和火災的危險、毒物種類及大致濃度,佩帶好各種防護器材,做好自身的防護工作。

  ⑵避免單獨行動,應至少2—3人為一組集體行動,以便互相監護照應,所用的救護器材應具有防爆功能。

  ⑶進入染毒區的救援人員必須明確負責人,指揮協調在染毒區域內的救援行動,利用手機或對講機等隨時與指揮部及其他救援隊伍取得聯系,同時所有參加救援人員必須聽從指揮部的統一指揮。

  ⒋開展現場急救工作時的注意事項

  ⑴做好自身防護。傷員搶救組在救護過程中要隨時注意風向的變化,及時迅速做好現場急救醫療點的轉移及傷員的防護工作。

  ⑵分工合作。當事故現場有大批傷員的情況下,傷員搶救組應分工合作,做到任務到人,職責明確,團結協作。

  ⑶急救處理程序化。為了避免現場救治工作雜亂無章,醫務人員應事先設計好液氯泄漏時所應采取的現場急救程序。

  ⑷注意防護好傷員眼睛。在為傷員作醫療處置過程中,盡可能地保護好傷病員的眼睛,切記不要遺漏對眼睛的檢查和處理。

  ⑸處理污染物。要注意對傷病員污染衣物的處理,防止發生繼發性損害,特別是對某些毒物中毒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時,要謹防救援人員再次引起中毒,因此不宜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⑹交接手續完備。對現場急救處理后的傷病員,應做到一人一卡,將基本情況初步診斷、處理措施記錄在卡上,并掛在傷病員的胸前或手腕上,便于識別及下一步的診治,移交傷病員時要手續完備。

  ⑺做好登記統計工作。應做好現場急救工作的統計工作,做到資料準確、數據準確,為日后總結經驗教訓積累第一手資料。

  ⒌轉送傷員的注意事項

  合理安排車輛。在救護車輛不夠用的情況下,對危重傷病員應在有醫療監護的情況下,安排急救型救護車轉送,對輕度傷病員可安排大型客車集體轉送。

  4.3.5供水主干管道爆裂應急處置方案

  漢沽水廠出廠主干管設計為一條直徑∮800~600毫米的管道,材質均為球墨鑄鐵,節點為熟鐵制作,當某處管段出現爆管事故水廠供水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㈠搶修方案和時間

  用挖掘機開挖、人工清理土方和工作坑,如遇路面用風鎬;施工前確定安全方案,做好工作坑的支撐和道路警示標志;配備足夠的排水設備排水;直管段球墨鑄鐵管爆裂,用切割機或電焊機切除爆裂處,利用管接頭或管卡子進行聯接修復,修復時間大約在18小時以內;各節點熟鐵管爆裂,使用管卡子、接頭或貼補焊,必要時重做更換,修復時間大約在20小時以上。

  ㈡各管段爆管影響程度及應急處置

  ⑴如果是廠內管段(∮1200mm)爆管水廠供水停止,按程序逐級上報,水廠人員即刻關掉出廠截門(∮1200mm),待關閘操作完畢后及時通知調度,中心調度室及時調度城區泵站和開發區泵站開足井泵蓄水調壓應急,在供水前,泵站在提水的同時對水灌消毒,進行余氯測定,半小時前余氯值不小于0.3mg/L,以后逐步達到常規標準。搶修時間大約在20個小時,因此,在搶修的同時由經營管理部通知用水大戶和相關行業限制用水,必要時派人關閥,用送水車為用戶送水,確保基本生活用水。

  ⑵漢沽大橋至水廠管段爆裂(∮800mm),影響程度及應急關閥操作如下:

  ① 關東濱路支干∮400mm蝶閥。

  ② 關漢沽大橋河西支干∮500mm蝶閥。

  ③ 關文化街支干∮600mm蝶閥。

  ④ 關正繼房地產開發——濱河小區∮200mm蝶閥。

  此管段爆裂后,上述關閥造成水流改道,管徑小會造成下游部分地區水壓下降,同時將造成濱河小區1400戶居民無水,因此,公司一方面調度城區地下水泵站調水調壓,另一方面要利用送水車應急送水,滿足濱河小區居民基本生活用水。

  ⑶寨上大橋至漢沽大橋管段爆裂(∮800mm),影響程度及應急關閥操作如下:

  ① 關福順街與河濱路交口北側∮400mm蝶閥。

  ② 管鐵獅坨街與河濱路交口北側∮400mm蝶閥。

  此管段爆裂后,上述關閥造成水流改道,管徑小會造成下游部分地區水壓有所下降,中心調度室調度城區地下水泵站調水調壓。

  ⑷寨上大橋至化工路與漢化路交口南側管段爆裂(∮600mm),影響程度及應急關閥操作如下:

  ① 關寨上大橋南測去河西支干∮500mm蝶閥。

  ② 關招待所西側花園∮600mm蝶閥。

  ③ 關天津化工廠用戶蝶閥∮400mm。

  ④ 關化公路支干∮400mm蝶閥。

  此管段爆裂后,上述關閥造成天津化工廠用戶和漢沽化工區八個企業停止供水。公司一方面通知天津化工廠由內部自備地下水調解;另一方面要利用送水車給漢沽化工區八個企業應急送水,解決員工基本生活用水。

  ⑸化工路至開發區管段爆裂(∮600mm),影響程度及應急關閥操作如下:

  ① 關排污泵站處∮600mm蝶閥。

  ② 關開發區支管蝶閥。

  此管段爆裂后,上述關閥完畢,中心調度室調整好開發區泵站供水時間至爆管修復。

  5 應急保障

  5.5 宣傳教育

  為了貫徹落實應急預案,要做好相關人員的培訓和開展突發事件管理工作及有關知識信息宣傳。對外公眾信息和交流主要內容是城市供水安全飲用及應急的基本概念與知識,公司通過展牌宣傳和宣傳頁及新聞媒體等,每年不少于4次;公司內部開展應急培訓每半年一次,由各部門領導和專業人員參加,培訓內容應包括:突發事件的管理、專業應急知識等。

  5.3 人員物資力量保障

  為了保證緊急情況下供水設施搶險人員、設備、物資的資源保障,建立兩支搶險隊伍(機電維修隊、管網維修隊),并配備運輸車兩輛,挖掘機一輛(外援),風鎬一臺,電焊機兩臺(不低于30KW),氣焊兩套,管道切割機兩臺,路面切割機一臺,排水泵四臺(100立方米/小時×2臺,50立方米/小時×2臺),發電機兩臺(單臺25KW以上),電源線(10mm2)300米,一般工具物資應滿足搶險急需。

  5.2 通信保障

  為了滿足決策、指揮和調度和對外應急聯絡的需求,建立以供水系統重大事故應急響應為核心的通信系統,并建立相應的通訊能力保障制度,以保證應急響應期間指揮部同區政府領導、應急組織、公司內部、與相關部門之間信息傳遞。應急響應期間,辦公室值班人員應保證隨時接收區政府的指示和事故信息;公司指揮部領導、成員及辦公室工作人員應24小時保持通訊渠道暢通;現場應配備通訊質量好的移動通訊設備不少于兩臺。

  通訊系統電話號碼及聯系人

  ⑴區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聯系電話:25693370

  聯系人:蘇金發 電話:13902035528

  ⑵區水務局辦公室聯系電話:25693370

  聯系人:張志選 電話:13502163003

  ⑶龍達水務有限公司聯系電話:25695880

  聯系人:張景德 電話:13902030661

  ⑷漢沽水廠中心調度室聯系電話:25683473

  ⑸區環保局辦公室聯系電話 :25695128

  聯系人:呂 力 電話:13602035525

  ⑹區衛生防病站聯系電話:25695440

  聯系人:韓潤娟 電話: 13512253828

  ⑺區安全監察局電話:25694046

  聯系人:谷正剛 電話:13802119657

  ⑻區來信來訪熱線電話:25694285

  ⑼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濱海監測站聯系電話:66297534

  聯系人:孫科長 電話:13612050542

  ⑽天津市水利局入港管理處水調科聯系電話:85585125

  聯系人:田 軍 電話:13820196802

  ⑾天津濱海供水管理有限公司聯系電話:58996941

  聯系人:劉瑞深 電話:13902007518

  ⑿天津化工廠廠長辦公室聯系電話:67992794

  ⒀天津市電力公司客服中心聯系電話:95598

  ⒁電力配電配件外援單位、聯系人、電話

  單位:濱海漢沽電力分公司三益經營公司

  聯系人:董文善 電話:25696251 13902083966

  單位:漢沽鹽場電力處

  電話:67906688

  ⒂挖掘機外援聯系電話及聯系人

  聯系人:李鳳俊 電話:13102299089

  聯系人:李鳳常 電話:13820738526

  ⒃天津化工廠液氯專業排險隊聯系電話:67992000

  ⒄濱海漢沽開發區供水管理所電話:67160210

  聯系人:李義元 電話:13352001986

  5.4 培訓演習

  要結合預案實戰需要,有計劃地開展對參與城市供水系統重大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的人員培訓和實戰演練,應急救援人員按職責和專業分工每年進行1—2次的供水事故模擬演練,對全體員工進行經常性的事故救援常識教育,使大家具備自救、逃生和互助的能力。不斷提高指揮人員的指揮水平和應急救援組織的整體能力。

  6 應急終止

  6.1 終止程序

  應急結束遵循“誰啟動、誰負責”的原則,由公司應急組織指揮機構決定,并通知相關單位和公眾,Ⅰ、Ⅱ級突發事件,報區政府決定,并在一個月內,向區政府有關部門及市公用事業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辦公室提交書面總結報告。總結報告應包括下列基本內容:

  發生事故的供水系統基本情況,事故原因、發展過程及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的分析、評價;采取的主要應急響應措施及其有效性;主要經驗教訓和事故責任人及其處理等。

  7 附則

  7.1名詞術語

  7 .1.1 供水設施:指用于水、凈化、送水、輸配水等設施的總稱,包括公共供水設施和自建供水設施。

  7 .1.2 公共供水設施:指公共供水企業以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屬設施向單位和居民的生活、生產和其他各項建設提供用水的設施。

  7 .1.3 自建供水設施:指用水單位以其自行建設的供水管道及其附屬設施主要向本單位生產、生活和其他各項建設提供的用水的設施。

  7.3 獎勵與責任

  對在城市供水系統重大事故應急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玩忽職守、不聽從指揮、不認真負責或者臨陣脫逃、擅自職守并造成嚴重后果的責任者依法追究責任。

  7.4 制定與解釋

  本預案由龍達水務有限公司制定并解釋

  7.5 預案的生效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农架林区| 营口市| 吕梁市| 疏附县| 东莞市| 基隆市| 建平县| 安吉县| 齐河县| 台山市| 卢龙县| 化德县| 高碑店市| 嘉兴市| 砀山县| 巴东县| 远安县| 梅州市| 普宁市| 新泰市| 安远县| 天台县| 云阳县| 辉县市| 卫辉市| 巴彦县| 南宫市| 富蕴县| 通江县| 河南省| 宜黄县| 乌拉特中旗| 梅河口市| 德兴市| 香港| 黎川县| 高平市| 保靖县| 昆山市| 青海省| 忻城县|